正文 第三十節 親臨前線(3 / 3)

瓦剌內部產生了兩股意見,一股是以也先為主,堅持作戰到底,就算要死,也要死在戰場上,絕不向大明投降。而另外一派則以眾多小部落首領為代表,認為此時投降不但能夠得到好處,還能避免滅亡,隻要今後發展起來,再圖謀反叛也不遲!

顯然,這兩派的意見是無法調和的,不過,也先掌握了大權,自然不會讓投降派占上風,按照也先的脾氣,如果不是此時大敵當前,恐怕他把那些小部落的首領全都殺了!當然,正因為也先沒有殺這些人,所以瓦剌貴族內部的分裂就無法避免!

在也先身邊,還有一人不讚成也先死戰到底的決定,這人就是伯顏帖木兒!征戰這麼多年,也先的兄弟也死得差不多了,博羅茂洛梅死在了大明京城外,另外兩個兄弟死在了大明邊關附近,還有一個兄弟死在了鎮壓脫脫不花叛亂的混戰之中,而現在僅存的也就隻有伯顏帖木兒一個了!

也先對這個弟弟是非常器重的,因為在伯顏帖木兒身上有一些也先不具備的東西,這就是冷靜,沉穩!伯顏帖木兒對局勢非常的了解,他深知,即使有瓦剌城堡作為防禦屏障,可是在明軍強大的火器麵前,特別是在明軍的火炮麵前,城堡根本就抵擋不住明軍的進攻!當然,伯顏帖木兒並不支持向大明投降,他的意見是,放棄城堡,向西,或者向北撤退,避開大明軍隊的鋒芒,等到大明軍隊撤退之後,再殺回來!

從戰略上講,這一招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不過也先並不讚成,他的理由很簡單,如果瓦剌的江山都丟掉了的話,他憑什麼打回來?對也先來說,他把尊嚴看得比生命還要重要,他寧願戰死疆場,也絕不做亡國奴!

“三弟,我知道你的意思,不過,你更應該清楚,必須要有人來為瓦剌的土地獻上他的鮮血,而這人就是我!”所謂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一刻,也先放棄了多年來對伯顏帖木兒的成見,顯得異常的誠懇,“為兄,知道,當年為兄沒有聽你的建議,所以才釀成了如此苦果。所以,這最後的結果必須要由為兄來承擔。現在,我將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交托於你!我也先可以死,瓦剌可以敗,大我們馬哈木的血脈不能斷,你立即帶著馬哈木的子孫離開這裏,前去投靠帖木兒帝國的大汗,以往我曾幫他平定叛亂,他會收留你們的,記住,一定要保護好我們的後人!”

“大兄,我伯顏帖木兒雖然無大兄的英雄氣概,可我絕不是爬死之輩,要死,我們就一起死在這裏,我不會獨自逃生的!要走,大兄你帶著我們的族人離開,我在這裏抵擋明軍!”說著,伯顏帖木兒就已經跪了下來。

“給我站起來,拿出你作為馬哈木子孫的氣概來,我不需要軟弱的弟弟,我們那些戰死疆場的兄弟都沒有給人下跪,你也不許跪!你要知道,我們馬哈木的血脈就交給你了,隻要還有馬哈木的子孫,那麼我們就一定會再次強大起來,我們還有機會戰勝敵人,重新獲得勝利!”

也許,誰也不會相信也先是個偉大的預言家,這幾年,他預言的每次勝利,最終都失敗了!不過,這次也先的預言卻很準確,當然,那已經是很久之後的事情了!

伯顏帖木兒哭泣著站了起來,他沒有選擇,他也知道,也先已經下了必死的決心,要在此與明軍拚最後一次。而馬哈木的血脈能否傳承下去的重任隻有自己來承擔!

當日晚,伯顏帖木兒就帶著一批完備離開了城堡,向西而去,他最後看了一眼這座宏偉的城堡。他認為自己是最後一次看這座城堡了,當然,這絕不是最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