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當務之急(1 / 2)

北京城內,張燈結彩,萬家燈火,四處洋溢著春節的濃重氛圍。

對老百姓來說,這個春節與前幾年沒有多大的區別,物價依然居高不下、軍閥混戰依然連綿不止,但是這個春節的氛圍明顯不同,因為就在不久前,中央政府頒布消息,中國已經以主要國家身份加入國聯。

最興奮的,莫過於大學校園裏的學生。

中國在國聯上揚眉吐氣,還在柏林和會上取得了重大勝利,更在華盛頓談判中獲得了主要國家的身份與地位。一時之間,中央政府的威信達到了巔峰,中華複興更是成為了所有有誌之士的人生目標。

除夕夜,還發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中華民主共和國總統在總統府接待了馮承乾。

一別十多年,兩人都有點陌生。

當然,這與時間沒有多大關係,而是與兩人的地位有關。

十多年前,吳鐵生從德意誌第二帝國回國的時候,還隻是一名勞工,而且是聽從馮承乾吩咐的勞工。現在,他已經是中華民主共和國總統,哪怕是靠槍杆子上台的總統,而馮承乾則隻能算成是歸國僑民。

所幸的是,吳鐵生沒有忘記馮承乾的真實身份。

從某種意義上講,締造中華民主共和國的不是吳鐵生,而是馮承乾,吳鐵生隻是替馮承乾做了很多馮承乾無法做的事情。別忘了,如果沒有五萬勞工組成的“僑軍”,沒有來自德意誌第二帝國的援助,吳鐵生就算有三頭六臂,也不可能在大清滅亡後的軍閥混戰中擊敗各路諸侯,成為北京城的主人,也就不可能組建中央政府。即便到現在,來自德意誌第二帝國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

這次晚宴,隻有兩個人,一個是吳鐵生,另外一個是馮承乾。

吳鐵生與馮承乾都知道,如果他倆的關係沒有扯清楚,肯定會出大問題。別忘了,吳鐵生手下的主要幹將,大多是歸國勞工,而這些人與馮承乾的關係都非同一般。所以,在與其他人見麵之前,馮承乾必須先跟吳鐵生好好談一下。

所幸的是,兩人都比較直爽。

“吳總統,你我已有幾十年的交情,我也不跟你繞彎子。”馮承乾放下酒杯,他已經喝了不少。“我回來,不為別的,隻是希望我們的祖國、我們的民族變得強大,不再受其他國家淩辱。想必,你我的理想都是一樣的,隻是有些話,我們得首先講明白。我在德意誌第二帝國,主要負責與海軍有關的事情。因此我的意見是,依然負責海軍工作,別的事情一概不過問。”

“這……”

“怎麼,有問題嗎?”

吳鐵生遲疑了一下,說道:“元帥,當初我們能夠回來,而我能有今天,都是你的栽培與提拔。從一開始,我就不想當什麼統帥,更不想當什麼總統。這些年來,我一直在向跟著回國的兄弟強調一點,這個位置永遠都是你的,隻要你回來,我就讓出來。而且,我們這些人都沒什麼文化,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治理國家。如果沒有你的指點,早就亂套了。現在,你回來了,兄弟們都很開心,所以……”

“這話,以後再也不能說了。”

“可是……”

馮承乾壓了壓手,說道:“其實,我也是個粗人,也不知道如何治理國家,而我精通的隻是海軍事務。更重要的是,我自幼在海外生活,並不了解祖國的情況,而你比我更加清楚該如何管理這個國家。”

吳鐵生沒有開口,顯然他也隻是客氣了一番。

“更重要的是,我們隻有二十年、最多三十年的時間。”

“你是說……”

“雖然柏林和約與華盛頓條約都已生效,但是這隻是暫時休戰,而不是永久停戰。大戰還沒有結束,最多再過三十年,就會再次爆發。”馮承乾長出口氣,說道,“到時候,我們不可能置身事外,也不要指望能夠得到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全力支持。要想戰勝敵人,我們就隻能靠自己。”

吳鐵生鎖緊了眉頭,他沒有懷疑馮承乾的話,隻是覺得有點震驚。

“當然,我們必須得有信心,如果連我倆都沒有信心,還有什麼好指望呢?”

“可是,三十年也太短暫了。”

馮承乾笑了笑,說道:“日本明治維新之後,用了不到三十年,就在黃海與朝鮮擊敗了清軍,隨後又擊敗了強大的俄國。”

“日本當時麵臨的情況,遠沒有我們現在這麼複雜。”

“這是當然,不過現在就有一個例子。”

吳鐵生一愣,似乎沒有明白馮承乾的意思。

“俄國戰敗後,布爾什維克掌權,這才過去了不到兩年,俄國就已經初步完成了戰後重建。”馮承乾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如果我的判斷沒錯,再過二十年,俄國就將成為歐亞大陸上最強大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