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撲起源於秦漢時期,在唐代傳入日本,成為日本國技。
大概是曆史上,日本人普遍身材矮小,戰國時期那些猛將的身高大多在一米七左右,直到最近幾十年,隨著經濟高速發展,日本人的平均身高才超過中國,所以日本人非常崇拜又高又胖的相撲運動員,熱愛相撲運動。
事實上,相撲是最不健康的運動。
為了獲得肥碩的身軀,相撲運動員得從小培養,不但吃得多、還吃了就睡,與豬沒多大區別。完美的相撲運動員擁有上尖下粗的梨型身材,橫綱級相撲運動員的體重大多在一百五十公斤以上,身高卻不到一米八。
沉重的身軀,使得相撲運動員的心髒長期高負荷運轉。
絕大部分相撲運動員隻能活到四十歲!
以現代標準,相撲運動不但不健康,還很不人道,簡直是拿運動員的生命取悅心理變態的日本人。
時之今日,相撲也不是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連表演項目都算不上。
隻是日本人並不在乎這些,一億多觀眾,足以支撐起龐大的相撲產業,培養成千上萬的相撲運動員。
兩名橫綱入場,劉威一下就認了出來。
皮膚黝黑的那個家夥顯然不是日本人,就算長著一張與黃色人種相似的麵孔,也沒人相信他是日本人。
皮膚白皙的那個,才是貨真價實的日本人。
從體形上看,黑皮豬明顯比白皮豬大了一圈。目測一番後,劉威覺得黑皮豬的體重應該在四百五十斤、也就是二百二十五公斤以上,而白皮豬的體重還不到四百斤,也許隻有三百八十斤。
對於骨架偏小的日本人來說,能長到三百八十斤,已經很了不起了。
可惜的是,在這種比噸位的搏擊運動中,體重決定了一切。
雖然體重不等於力量,但是體重等於質量、等於慣性。擁有體重上的優勢,等於擁有了更穩重的底盤。這就好比拿一輛轎車,就算以最快速度衝上去,也撞不動一輛停著的主戰坦克一樣。
日本人確實夠變態!
相撲屬於摔跤運動,在其他國家,哪怕是在俄羅斯非常盛行的古典式摔跤,運動員鍛煉的也是肌肉,而不是靠一身肥肉壓垮對手。
日本人走了另外一個極端,直接拚體重!
因為隻是表演賽,所以黑皮豬與白皮豬都沒使出全力,而是在向觀眾展示各種各樣的相撲技巧。
相撲比賽不分回合,誰先讓對方的身體觸地、或者將對方推出場外,誰就獲勝。
看了一陣,劉威看出了些名堂。
雖然黑皮豬的噸位更大,但是技巧明顯不如白皮豬。即便兩人拚盡全力,黑皮豬也很難迅速取勝。隻要黑皮豬犯錯,白皮豬就能反敗為勝。
顯然,相撲不但要拚力氣,還要拚技巧。
隻有在力氣占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技巧才顯得無足輕重。
僵持了數分鍾,黑皮豬與白皮豬均已精疲力盡,裁判宣布暫停比賽,讓兩人離場休息。
這也是相撲比賽的規則之一:在雙方僵持不下,均以精疲力盡的情況下,為了不影響欣賞效果,裁判可以暫停比賽,讓選手恢複體力。
如果遇到勢均力敵的對手,中途休息幾次都有可能。
黑皮豬與白皮豬確實是勢均力敵的對手,而且岩崎榮一肯定不希望比賽草草結束,他還沒看夠呢。
比賽再次暫停的時候,劉威用胳膊肘推了下意猶未盡的橋本康太郎。
這老家夥,顯然也是個相撲迷。
“我們能下場嗎?”
“下場?”
“跟他們玩幾手。”
康太郎不敢相信的看了劉威一眼。雖然他知道劉威手段厲害,但是劉威那身板,不被橫綱扳成兩段才是怪事。
“玩玩而已,不當真。”劉威朝岩崎榮一的包房看了一眼,說道,“總不能讓岩崎榮一掃興而歸吧。”
康太郎遲疑了一下,說道:“你有把握?”
“上去後就知道有沒有把握了。”
康太郎咬了咬牙,說道:“我去幫你問問,你最好考慮清楚,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劉威笑了笑,沒再多說。
康太郎剛剛離開,對麵觀眾席上一陣騷動。漠北狼那家夥已經退掉上衣,露出一身遍布傷痕的筋肉,走出觀眾席,進了賽場。
這家夥,上場後還提了提褲腰帶。
沒辦法,配燕尾服的褲子沒有皮帶扣,隻有一根褲腰帶。
這時候,岩崎榮一的助理進了包房,在滿臉疑惑的老家夥耳邊低語了一陣。岩崎榮一打量了漠北狼一番,才點了點頭,朝坐在場外椅子上的白皮豬遞了個眼神,讓他上去教訓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
白皮豬一上場,用厚木板搭成、鋪著軟土與細沙的賽台震動了好幾下。
見到漠北狼還穿著皮鞋,裁判趕緊過去,讓他脫掉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