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兵為王(1 / 3)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士兵為王》更多支持!

梁烈趴在新鄉的一個小山崗上俯視著森林之中的一個小盆地,在熱成像頻道上可以看出此地的地表溫度高於周邊,所以植被也變得稀疏。這就是叛軍地下工廠的入口處。

在橙色太陽的照耀下,隱隱可以看到空氣在這塊地方附近的波動——新鄉是一個遠地宜居星球。和其他很多星球一樣,首先來到這裏的是美裔和華裔移民。美裔想把這裏叫做新紐約,華裔吐槽道:“兩個NEW叫起來你也不嫌麻煩?”而新鄉和紐約的意思本來也差不多,所以此地現在的正式稱謂就是新鄉了。雖然中英兩語言都是聯合國的官方語言,但是一來華人比較多,二來中文在量子通訊編碼中節省字節。所以這個年代是中文的天下。美裔沒意見,在這個星辰大海的時代,誰會為這種技術性問題唧唧歪歪?

梁烈把頭顯調到一般模式,調出此地的立體掃描圖,附上網格開始做任務筆記。由於先進的單兵信息係統的普及,任務草圖的繪製現在都自動化了。但梁烈是特種兵,他們任然接受了手繪任務草圖的訓練,現在他發現調出的立體掃描圖經過修改,淺草和深草區的輪廓不但經過人工編輯,還充滿了手繪的筆觸感,這顯然是搭檔文藝青年約翰幹的。梁烈並不反對這樣幹,畢竟在長達數十小時的潛伏觀察中,這麼做有助於集中注意力。

和傳統的觀察+射擊模式的雙人狙擊戰術不同。現代化的狙擊火控係統不需要專人去讀風向和大氣數據了。現代的雙人戰術應對的是長距離狙擊中的變數,例如沿途風向和濕度的改變。對單一目標,火控係統會計算出兩條甚至更多稍微不同的彈道,由小組中的兩個人分別完成。成倍提高了殺傷率。對一組目標,火控係統會排出優先順序,分配給小組。理想狀況下,現代狙擊幾乎和古代的速射的速度一樣。打完20發子彈隻需要不到半分鍾。在和火力小組配合的情況下,這套係統麵對火力後發方的優勢是壓倒性的。但這不代表戰士的技戰術素質不重要了。相反,這套係統加上高毀傷的武器,讓輕步兵的作戰效率首次淩駕於戰術空軍之上。

他們不需要前線機場(雖然就是清空一塊空地),不存在戰果難以確認的問題。臨機應變的能力更是飛機不能比的。就算空中支援來了,也得受步兵的調度。同時,這套係統讓前線偵查變得無比重要。

——步兵為王的時代,真正到來了。

特戰小組一共有6個人,尖兵綱吉已經下山,摸到了小盆地的邊緣。突擊手圖總裂夫斯基潛伏在山腰,小隊裏都叫他司機。梁烈看到頭顯裏代表綱吉的信號點閃了一下,麵板信息沒有更新。說明綱吉沒有發現火力點,司機的信號也閃了一下,代表他也沒發現。他們之間的通訊是靠次聲信號來溝通的。係統會以當地存在的次聲為依據,生成一套臨時的編碼。隱蔽性和保密性都很好。缺點就是距離太遠以後信號就難以解碼了。此時靠後的隊長鄭偉一定也收到了信號,梁烈希望他做出決斷投射戰術核榴彈幹掉這個工廠然後回家就算了。雖然心裏明知道可能性不大。

雖然沒看到火力點,但不可能沒有。環境自適應迷彩和極低信號輻射已經是爛大街的技術了,所以步兵的觀察能力任然非常重要。以往叛軍的火力點通常會輕易被特種兵們發現,看來這次有高人指導他們了。現代的自動火力點有運動雷達瞄準的機槍和熱成像瞄準的榴彈發射器。如果不能在第一時間滅了它們,剩下兩座火力點都足以給小隊造成極大威脅。SO,現在的選擇就是要麼想辦法讓火力點暴露,要麼就一發核榴彈把此地抹掉就算了。但是叛軍基地如果規模比較大的話,可能不能徹底摧毀,同時你也得不到任何情報。情報高於一切,這是現代戰爭的鐵則。責任心過甚的隊長鄭偉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就像他的呼號“老師”所傳達的信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