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談談《詩經》1(2 / 2)

四、《詩經》的解釋。《詩經》到了漢朝,真變成了一部經典。《詩經》裏麵描寫的那些男女戀愛的事體,在那班道學先生看起來,似乎不大雅觀,於是對於這些自然的有生命的文學不得不另加種種附會的解釋。所以漢朝的齊、魯、韓三家對於《詩經》都加上許多的附會,講得非常的神秘。明是一首男女的戀歌,他們故意說是歌頌誰,諷刺誰的。《詩經》到了這個時代,簡直變成了一部神聖的經典了。這種事情,中外大概都是相同的,像那本《舊約全書》的裏麵,也含有許多的詩歌和男女戀愛的故事,但在歐洲中古時代也曾被教會的學者加上許多迂腐穿鑿的解說,使他們不違背中古神學。後起的“毛詩”對於《詩經》的解釋又把從前的都推翻了,另找了一些曆史上的——《左傳》裏麵的事情——證據,來做一種新的解釋。“毛詩”研究《詩經》的見解比齊、魯、韓三家確實是要高明一點,所以“毛詩”漸漸打倒了三家詩,成為獨霸的權威。我們現在讀的還是“毛詩”。到了東漢,鄭康成讀詩的見解比毛公又要高明。所以到了唐朝,大凡研究《詩經》的人都是拿毛傳、鄭箋做底子。到了宋朝,出了鄭樵和朱子,他們研究《詩經》,又打破毛公的附會,由他們自己做解釋。他們這種態度,比唐朝又不同一點,另外成了一種宋代說詩的風氣。清朝講學的人都是崇拜漢學,反對宋學的,他們對於考據訓詁是有特別的研究,但是沒有什麼特殊的見解。他們以為宋學是不及漢學的,因為漢在一千七八百年以前,宋隻在七八百年以前。殊不知漢人的思想比宋人的確要迂腐的多呢!但在那個時候研究《詩經》的人,確實出了幾個比漢宋都要高明的,如著《詩經通論》的姚際恒,著《讀風偶識》的崔述,著《詩經原始》的方玉潤,他們都大膽地推翻漢宋的腐舊的見解,研究《詩經》裏麵的字句和內容。照這樣看起來,二千年來《詩經》的研究實是一代比一代進步的了。

《詩經》的研究,雖說是進步的,但是都不徹底,大半是推翻這部,附會那部;推翻那部,附會這部。我看對於《詩經》的研究想要徹底的改革,恐怕還在我們呢!我們應該拿起我們的新的眼光,好的方法,多的材料,去大膽地細心地研究;我們相信我們研究的效果比前人又可圓滿一點了。這是我們應取的態度,也是我們應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