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祭文乃是李悠匆匆寫就,雖然文采一般,但真情實意流露無疑,河東討賊軍眾將士聞之無不淚如雨下,齊齊跪下還禮,謝過李悠等人的深情厚意。
拜祭結束,羅世績將李悠和許光引入帳內休息,其餘士兵也有專人招待,條件雖然簡陋,但在羅世績的安排之下一切卻顯得井井有條,將他二人引入座位,羅世績再次拜倒,“多謝諸位此時還念著我家大人。”
“張大人實乃我輩楷模,前來拜祭也是應有之意,我看羅兄營中的糧草怕是不多了,稍後我就會安排人送來,還望羅兄勿要推辭。”現在河東討賊軍幾乎等於是和朝廷撕破臉了,所以李悠也不在顧忌會惹人非議,直接道,“此外還有祭禮所需的其他物品,我也命人四下尋找了,今日先拜祭張公,日後等擊潰北虜迎回張公屍骨再加厚葬。”
“一切就依爵爺所。”羅世績並未過多客套,當即應了下來,現在北虜還在不遠處,李悠也沒時間和他多廢話,見他答應下來接著道,“如今河東討賊軍損傷慘重,北虜大軍又近在咫尺,羅兄不能沉浸於哀思之中,還得造作安排才是;我已決定暫退二十裏重新安營紮寨,另尋良機再和北虜作戰,不知羅兄有何打算?李某看有什麼能幫得上忙的地方。”
“如今張大人方才過去,軍中將士心思動蕩,唯有等祭禮過後召集眾將議事之後再做打算,就在這一兩日定會有結果。”羅世績如實回答,“不過還請爵爺放心,在下早已派出探馬警戒四周,定不會讓北虜討得便宜去。”
羅世績沒有出要投靠李悠的話,但他也從其中聽出了幾分意思,本來若是按照一般的流程,一軍主帥過世,第一件事就是要準備奏折上報朝廷,讓朝廷安排下一任的主帥,但邏輯思維絲毫沒有這個打算,想來張果的事情已經讓他和河東討賊軍上下徹底失望了,他們並沒有打算重歸朝廷統管之下的打算。
“如此甚好,那我也多留一日,要是北虜趁機來攻也好有個照應。”李悠點頭道,完話他和許光又從帳中出來幫著羅世績、秦士信做一些主持祭禮,迎接賓客的事情;隻可惜周圍的官員似乎早已得了風聲,沒有一個人趕來拜祭;反倒是周圍的百姓聽有人在和北虜作戰中犧牲,紛紛前來致哀。
一直忙到黑,見大概不會有人再來,李悠等人才告辭離去;等他們走後,秦士信和羅世績召集起河東討賊軍剩餘的軍官幕僚,開始連夜商議這支軍隊的出路,大營之中的上萬士兵無人睡去,他們靜靜地看著議事的大帳,等候著他們將要做出的決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