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國竟然派遣了如此龐大的水師前來討伐我國,我等該如何應對才好啊?”德川家康既感到擔憂有有些竊喜,因為他的領土在關東一代,即使明國從對馬島攻入倭國本土,率先倒黴的還是早川秀秋、西行長、加藤清正、島津義久等人的地盤,和他倒是沒多大關係,反倒可以乘著這個機會削弱豐臣秀賴一方的勢力,壯大自己,在先後熬死了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之後,烏龜覺得似乎已經到自己登上下人寶座的時候了。WwWCOM
早川隆景已經死去,他的養子早川秀秋回到了岡山就任藩主;西行長已經被李悠在釜山外海幹掉了;所以盡管他們是麵臨明軍威脅最大的兩個重臣,此時卻沒辦法站出來維護自己的利益,不過好在加藤清正如今還在大阪,他的領地也麵臨著明軍的威脅,而且他和福島正則、細川忠興、池田輝政、加藤嘉明、黑田長政以及五奉行之一的淺野幸長已經締結同盟,共同反對石田三成。
所以此時淺野幸長不得不站出來維護自己的同黨了,“德川內府殿,如今明國竟然遠道來攻,我國上下理應齊心應對才是,以在下的愚見,當傳令各地大名共同出兵以抵禦明**隊的攻擊。”他並不想讓加藤清正等人獨力麵對李悠的進攻,因為關西各大名在此前的朝鮮戰爭中已經損失慘重,眼下要是再和明軍決戰,恐怕縱然能打退敵人,也會雪上加霜,到頭來還不是便宜了德川家康這群關東大名?
“此前太閣動文祿慶長之役(文祿慶長都是皇的年號,豐臣秀吉兩次出兵攻打朝鮮生在這兩個皇在位期間,所以在倭國人們將這兩次戰爭稱之為文祿慶長之役),消耗兵馬糧草無數,各地大名已經不堪重負,如今想要他們再次出兵怕是不容易。”德川家康悠悠的道,兩次攻打朝鮮而都大敗而回,這些大名損失的兵馬和糧草都落了空,再加上豐臣秀吉晚年對大名削弱政策進程太快,早已引起了各地大名的諸多不滿,淺野幸長現在提出的方案恐怕沒有多少人願意答應。
“太閣將國家托付給我等,我等理應竭力效命,這些大名如若不從,就是對太閣大人的背叛!”這群人中最忠於豐臣家族的石田三成當即忍耐不住了,頓時不顧上下尊卑出來反駁德川家康的話。
而石田三成的言卻將正要起身辯駁德川家康的淺野幸長憋了回去,他素來和石田三成不對付,如果附和他的話那還成了什麼?於是越的痛恨石田三成了。
“明國想要依靠三萬大軍,數百艘戰船就讓我國低頭,未免也太覷我等了。”見雙方又要展開爭吵,重病纏身的前田利家不得不出來彌合這兩撥人之間的關係了,在豐臣秀吉死後,正是因為有他這樣一個實力出眾、手段出色的重臣在此,方能暫時維係豐臣秀賴的統治,壓製住德川家康的野心。
但是前田利家縱使再出色,也沒有辦法改變豐臣家族勢力大損的現實,已經做大的德川家康自然不願意用自己的力量來抵禦明國對親信豐臣一方勢力的進攻,於是乎這一番商談終究沒有達成任何結果;反倒因為在這次會議中暴露出來的諸多問題,豐臣秀吉留下的五大老、五奉行以及依附於他們的勢力之間矛盾越的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