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為營,修築城堡鎖死建奴方才是上策啊,我關寧軍以前都是以此展開準備,而現在陛下倉促之間就要讓我們北上和建奴野戰,那有這麼容易改的過來。”吳襄抱怨道,從大明的文官到關寧軍的武將,都對在遼東築城的策略舉雙手讚成,一方麵是可以揮明軍善於守城的長處,避免和建奴野戰,而另一方麵則是因為修築城池花銷巨大,從而給了他們太多可以上下其手、大橫財的機會,而且還根本不用擔心有人查。
若是朝廷傳出要查的風聲,他們就會立刻上報建奴入寇,毀城若幹,幸好關寧軍將士用命,方才將建奴擋了回去;等朝廷來徹查的官員到來的時候,出問題的城池早就成了一片殘垣斷壁,哪裏還能查出什麼?而事後需要重建城池,又是一筆巨大的開銷,又是一次可以大橫財的機會,祖大壽他們就是用這樣的手段大其財。
“現在這些早就晚了,如今陛下看來是鐵了心要收拾我們的關寧軍了,禦駕親征的大軍已經出了京城,眼看著就要到遼東了,咱們究竟該如何是好?”祖大壽製止了眾人的抱怨,將話題引回正軌。
“這”眾人聞言不禁變得支支吾吾起來,到底,就算他們如何貪汙**,但他們畢竟都是大明的官員,除了祖大壽等少數知道自己罪責難逃、已經徹底豁出去的人之外,其餘人都不敢和皇帝正麵對抗。
“你們沒聽此前那些和晉商有所勾結的朝廷官員是何等下場麼?那些可都是文官!各個都是進士出身,他們尚且如此,我們又會有什麼好下場?”如今文貴武賤,連出身顯赫、關係深厚的文官都被李悠連根拔起,他們這些武將難道就敢想輕易逃脫麼?祖大壽見人心思不穩,立刻警告道,“咱們這些年做出的事情比起晉商來怕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陛下絕不會寬恕我等,若不想好對策,不僅我等死無葬身之地,就連我等的家人空熬夜會被滿門抄斬啊!”
這一可怕的現實讓那些心存僥幸的家夥立刻熄滅了希望,是啊,自己這麼多年做下的事情恐怕早就夠誅滅九族了,“祖大人,難道我們唯有等死而已麼?您可千萬有想辦法救救我們啊!”眾人齊齊向祖大壽拜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