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情況就是將陛下和皇太極二人同時解決掉,這樣一來他祖大壽就成了隻手擎的大明功臣了,隻不過如此以來遼東建奴的實力就會大大損失,以後再想要遼餉恐怕就沒那麼便利了?但也不用擔心,這次皇太極將豪格等人留在了沈陽,到時候借口關寧軍元氣大傷無力北上,呆在這裏歇息兩三年,建奴就會再次恢複元氣,祖大壽甚至已經製定好了養寇自重的方案,這可是關寧軍賴以生存的根本,萬萬不能丟了。
“這祖大人思慮深遠,吾等萬不能及。”關寧軍和建奴征戰多年,一時間要讓他們接受這些還有些困難,可是轉念一想如今除了這樣哪還有其他的解決辦法?於是眾人稍一遲疑就立刻向祖大壽表示了讚同。
“很好,將你們手下的家丁、兵馬全都集中起來,跟隨本將軍出城前去迎戰建奴。”如今陛下的軍隊很快就要到遼東了,他們得提前做好準備才行。
而現在李悠率領的大軍已經抵達山海關北方,正帶著盧象升、曹文詔、曹變蛟、李自成、張獻忠等人觀看一處地形,隻見此處有一座九孔橋,橋的上部是城牆,橋下的寬闊河床全部用方整的大塊條石鋪成,石與石間用腰鐵咬合,形成規整的石鋪河床,望去猶如一片石,正是日後李自成與吳三桂決戰的一片石。
若非吳三桂早就勾結了建奴,引多爾袞入關,他恐怕早就敗在了李自成手中,而如果李自成擊敗了吳三桂,占據了山海關,則建奴還能不能入關恐怕還是兩,吳三桂出賣了大明的江山,保住了麾下的兵馬,更為自己贏得了平西王的爵位以及後世無盡的罵名。
不過,在這個世界上,一片石之戰怕是沒機會生了,李悠回頭看了一眼正在和曹變蛟分析地形的李自成,如今他已經是大明的將軍了,而吳三桂恐怕沒機會再執掌關寧軍了,而稱火打劫的建奴也會在這次禦駕親征中被自己徹底擊敗。
“此處地勢險要,若想奪取山海關非占據此地不可”一旁的盧象升正低著眼前這片戰場侃侃而談,頃刻間就擺出了好幾種攻防的策略。
“好了,咱們走吧。”李悠打斷了他的話語,翻身上馬帶著眾人回到軍中,他將目光投向寧遠城的方向,關寧軍提前十多年步入絕境,那麼這次他們會做出什麼的決定呢?還會像吳三桂一樣借助建奴的力量來挽救自己麼?
祖大壽可以將自己當成吳三桂,可朕卻絕不會是李自成!李悠如此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