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已經過去了,多考慮也沒有意義。關於未來的路,李子敬想過很多,一時間也沒有什麼好的規劃,畢竟未來太遙遠了,幹什麼不幹什麼,誰也無法決定,但目前最重要的,李子敬認為還是多賺點錢,這樣的話,無論以後做什麼都有本錢。
第一桶金從何處開始,李子敬感覺最靠譜的還是從小說這裏挖掘,盡管李子敬腦海中有很多的經典的歌曲、電影等等,但是要把這些東西展現出來實在是太難了,就說音樂吧!它的要求比拍電影低,但是把音樂演唱出來,唱功是最起碼的條件,李子敬前世大學裏也玩過一段時間音樂,不過比較是業餘人士,唱功糊弄糊弄不懂的人還行,碰到專業人士就傻眼了。
就算唱功了得又如何,你還需要有各種的錄音設備,這些都解決了就沒有問題了嗎?發行渠道怎麼解決,現在不像前世網絡發展起來了,直接上傳網絡就行,隻要是好的歌曲,做一個網絡歌手,照樣有可能慢慢火起來。
但是在互聯網沒有盛行的情況下,歌曲要想和群眾見麵,就必須發行唱片,這樣才會有人能夠聽到你的歌,而一個新人要發行唱片受到的約束和困難特別多,前世很多牛逼的音樂大師都是經曆千難萬難才最終成功。
至於其他的選項,起點要求的更高,反而隻有作家的起點是最低的,隻要你寫出人們喜歡的作品就行,而李子敬來說,他要做的就是從自己腦海中那眾多的作品中挑選一本最適合的出來。
所以李子敬決定這幾天時間,要合理利用,到書店看書,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假期開始後,寢室就剩下了李子敬和孫勇兩人,孫勇家在東北黑省,這七天時間回家的話,來回的時間都不夠,所以他也沒有回家。現在旅遊並不盛行,孫勇一直在問李子敬,假期怎麼安排,這不早上,李子敬剛準備出門就被他拽著了,
“子敬,你準備到哪兒?帶上我唄!”
“我去外麵書店看書,你去不去?”李子敬回頭問道。
“去,幹嘛不去!一個人在寢室太無聊了。”
圖書卡還沒有辦好,所以李子敬隻能到校外看書,當然他並不隻是看武俠小說,看的更多的還是一些文學作品,前世的名人這個時空好像都憑空消失了一樣,並沒有出現,但是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土壤存在,少了這些人,自然會有另一批人填補上,所以在文化領域,並非空白一片,相反還出過不少大家。
兩世靈魂的融合,讓李子敬的記憶力大增,他開始迅速的汲取著這個時空的文化,而孫勇則不同,來到書店,他已經被李子敬他們帶壞了,自從接觸武俠小說後,他著迷的不行,來到書店就一頭紮進了小說堆裏,挑了幾本,借了回去,然後整天都窩在寢室裏看小說,看完了就再去借幾本回來。
就這樣,七天假期很快就過去了,李子敬每天過的特別有規律,早起鍛煉,吃過早飯到書店看書,晚上回寢室睡覺,不過僅僅七天時間,書店裏的書也不過是看了冰山一角。215寢室回家的眾人,都返校了。而隨著學生的返校,李子敬他們的大學生活總算是真正的開始了。
10月17號,星期五,大一新生正式開始上課。其實上午半天也是忙著發新書,真正開始上課也是從下午開始。
下午的第一節課是英語課,和這個時空的學生相比,前世的學生還是很幸福的,在之前蘇聯沒有解體的時候,這裏的學生要學中文,俄語,英語三種語言,直到蘇聯解體後,才把俄語從必修課中劃去,但是英語一直都是必修課,不過同樣的都是走走過場而已,隻要考試能通過就行,還是能寫不能說的啞巴英語。
英語課是小班製,老師是一個三十歲不到的年輕男老師。第一節課他就做了一個英語小測試,主要是為了檢驗一下大家的英語水平,前世,李子敬最愁的就是英語,最後隻考了個二本就是因為英語拖了後腿,所以第一節檢測的時候,李子敬幾乎交了白卷。他有些慶幸,幸虧是這個時候穿越過來,如果是高考前穿越過來那可就真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