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選擇困難症的李子敬(下)(1 / 2)

溫瑞安有兩大特點:一是詩人寫武俠,駕馭起文字來遊刃有餘,營造起意境來美不勝收,印象最深的是那句“狂月滿天、狂花滿樹、狂葉滿地”,真是動人。但也帶來一個副作用,就是他筆下的江湖一派詩情畫意,反倒是少了許多英雄豪情。另一個特點,是少年天才出身,初時驚才絕豔,漸漸後勁不足。作品雖然寫得風流倜儻,但格局實在太小,難以承載整個江湖。

黃易是個講故事的高手,情節安排得風生水起、扣人心弦,外加想象力超群,前世初次看《尋秦記》的時候還沒見過穿越小說呢,立馬被迷住。而且黃易的作品有個特點,就是超多床戲,耐心描摹不厭其煩,相比而言,古龍筆下的女性,動不動就渾身****嚶嚀一聲倒在懷裏之類的橋段,實在太簡略。

古龍的作品跟他這個人一樣,叫做“很有爭議”,一般評價嚴重兩極分化,愛的愛死,煩的煩死。他的作品具有非常鮮明的個人風格,在武俠裏引入了西方懸疑小說和心理分析的元素,行文集天馬行空與故弄玄虛於一身。筆下人物偏愛極端型人格,似乎格外留意人性中偏執、陰暗的一麵。而且他的作品水準參差不齊,虎頭蛇尾的也有。

“武俠一道,開風氣也,梁羽生;發揚光大者,金庸。”金庸的武俠作品特色想必大家都知道的很清楚,這裏就不多贅言了,因為金庸的武俠作品已經大大超越了武俠範疇,其流傳廣度遍及整個華人圈。

有很多人不認為自己是武俠迷,但一樣知道喬峰、段譽、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老頑童、尹誌平這些角色,反正怎麼都能張口聊上兩句,這是其他武俠作品無法比肩的。如果說古梁溫黃四位,可以稱為“在武俠中注入了新鮮血液”,但唯有金庸,把武俠提高了數個檔次,完全無愧於“集大成者”的稱號。

李子敬也知道自己腦海裏的作品很多,但是一個人的精力有限,最終能拿出來的屬於九牛一毛,所有選擇很是慎重,第一時間考慮的就是在‘金古梁溫黃’五位大師作品中選擇。金古的作品肯定不適合一個新人來發表,首先就被帕斯掉,黃易的作品床戲太多了,寫出來可能喜歡的人很多,但是也很容易招人抨擊,就連黃易本人在武俠界的地位也有很多人質疑,不少人都認為他是寫********的,對以後的路限製太大,所以李子敬考慮了一下,也否定了,看來隻有在梁羽生和溫瑞安的作品裏麵選擇一部了。

梁羽生總共有三十五部作品,前世新派武俠開山之作就是梁羽生的‘龍虎鬥京華’,李子敬第一時間想的其實也是這本書,不過仔細考慮了一下,這本書前世起因是一場‘吳陳拳賽’,借此趁勢而起,還沒發表就已經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就小說而言,這是一本再簡單不過的武俠小說,一本沒有無奈,沒有激烈,不是很精彩,也沒有多大的問題。

《龍虎鬥京華》最後的十場比賽正應和了‘吳陳拳賽’,給了當時的讀者無比的滿足。現在可沒有這樣的比賽可以炒作,再拿出這本書能不能引起大家的興趣都是兩說。而溫瑞安的作品數量可是多的嚇人,達到驚人的兩百多部,不過真正值得一看的也就神州奇俠係列和四大名捕係列中的部分,而且溫瑞安的作品很多坑到李子敬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都還沒有填完,也不知道到最後有沒有填完。還有就是溫瑞安中後期作品出現了大量變態、性*虐待殘酷描寫,一直深受讀者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