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小說發表的難題(1 / 2)

前幾天的那場大雪,本來李子敬和宋蓉兒準備幫兩個寢室撮合一番,沒想到就連平時話賊多的龔舉當時都啞巴了,除了李維比較正常一些兒,其他的幾個家夥都隻顧埋著頭堆雪人,完全浪費了宋蓉兒的一番美意。

不過他們暫時也沒心思在去想這些事情了,之前就說過,這個學期特別的短。一月中旬李子敬他們就要麵臨期末考試了,現在已經十二月底了,距離考試僅僅還有一兩周的時間,就連距離過年也不過僅剩一個月時間,好不容易鬆懈下來的大一學生們,又要開始繼續忙碌了。

今天是星期五,李子敬他們這節課是高數,對於一群文科生來說,高數就是一個老大難的科目,曆年以來,在這門樹上掛了無數的文科生。

這節課是高數這學期最後一節正式課,臨近下課的時候,李子敬他們班的學生都嚷嚷著讓高數老師劃重點!李子敬他們高數老師三十多歲,戴著一個銀邊眼睛,姓汪,是係裏出了名的嚴師、名捕,每年在他手底下,都要掛上不少人。麵對大家的熱切請求,老汪是這樣回答的,

“什麼是重點?沒有什麼重點,重點我課上都講了,我講的都是重點,大家認真看就好了,關鍵要放鬆,把自己狀態調整好,平時打的基礎才是最重要的,那就這樣吧!大家繼續認真複習,祝考個好成績,今天就講到這,我走啦!”老汪露出了一個自認為很優雅其實很賤的笑容的離開了教室,隻留下一群目瞪口呆的孩子,

哎,還是他們太年輕呀!李子敬搖了搖頭。

“蓉兒,放學了,吃飯去吧!”老汪離開後,李子敬把書本收拾了一下,拍了拍宋蓉兒的小手說道。

“嗯,那走吧!”宋蓉兒和她的室友打了個招呼,主動的拉住李子敬的手一起離開了教室,完全沒有顧忌班裏人的目光,不過班裏的同學現在早就習慣了,已經見怪不怪了。

今天李子敬心裏想著別的事情,所以幹什麼都不有點心不在焉,上課的時候,就已經被宋蓉兒說幾次了,他心裏惦記的就是《萍蹤俠影錄》的發表問題。

自從選擇第一本書寫《萍蹤俠影錄》之後,李子敬每天都會抽出大概兩個小時時間來寫作。其實說是寫作,不如說是謄寫,因為這本書本來就完完整整的印在李子敬的腦海中,他要做的很簡單,就是快速的謄出來。唯一製約李子敬的就是寫字的速度,前世習慣了電腦打字的李子敬,改成用筆寫字之後,速度比較慢,一個小時也就是三千多字,這大半個月的時間李子敬已經寫了十萬字出頭了。

不過想想前世,李子敬已經很滿意了,前世他一直都是手殘黨,用電腦一個小時也就隻能完成一兩千字,每天更新都是用時間堆出來的,要不然也不會為了每天的更新熬夜,稍微加更就要熬到深夜。

《萍蹤俠影錄》這本書總共也就五十萬字左右,十幾萬字已經占整本書的四分之一了,李子敬覺得是可以考慮發表了時候,不過目前他麵臨著和所有新人作者剛開始發表作品的時候,碰到的同樣的難題,那就是發行渠道的問題。

前世,大部分的武俠大師都是出現在香江,當時香江的娛樂風氣特別濃鬱濃烈,盡管地方不大,人口也不多,但是各種思潮湧現,大小報社眾多,一個僅僅幾百萬人的城市中,報社最多的時候達到七八十家,而且這七八十家報社中大部分都接受武俠作品。

而據李子敬了解,現在的臨安府各種報紙加在一起,也不能說少,大大小小的也就幾十家之多,但是和香江一座孤島不同的是,臨安府作為浙省的省會,它背後有著整個浙省幾千萬人為依托,數量還比不上香江,可想而知,香江當時的報紙行業是有多繁榮。

在臨安這幾十家報社中,靠連載武俠小說為生的報紙也就區區六家而已,當然也可能還有更小的報紙,李子敬不知道而已,就是這六家報紙也不怎麼大,他們麵向的也都是臨安本地讀者,銷量最多的李子敬打聽到好像也才六七萬的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