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晟的動作真的很快,李子敬周六剛剛去投的稿件,僅僅隔了一天時間,也就是周一的時候,就已經完成排版工作,在最武俠上連載麵世了。
最武俠是一個僅有不到三萬發行量的小報紙,在浙省這個數千萬人的省份,幾萬份報紙掀不起任何波瀾。就算以《萍蹤俠影錄》這麼高質量的作品,一開始也沒有引起讀者的注意,畢竟現在是報紙連載,每次也僅僅連載五千字,就算再好看的作品,幾千字也很難給人帶來太大的震撼。
好在最武俠的讀者不像是一些大報用攤派形式派報,那樣的話,其中很大一部分報紙其實沒什麼人看,而最武俠大多數的訂報群體都是一些個人,或是小店鋪,這樣的話,有效讀者比想象中的要多,尤其是店鋪裏的報紙來往的人可能都能看到。
等連載兩三天之後,作品開始慢慢的進入節奏之後,《萍蹤俠影錄》靠著他獨特的魅力開始發力了,開始引起大家的關注了。就連李子敬到校外吃晚飯的時候,就看到一份最武俠的報紙在小飯館吃飯的幾人手中搶來搶去的一幕,聽到大家爭搶時說的話,李子敬嘴角露出了微笑。
“小五,你看什麼呢!拿來我看看。”
“哎,我還沒看完呢!老三,我艸,”
“小五,好看嗎?”
“挺不錯的,這才是第三期連載,看著就這麼精彩了,我特別期待後麵的情節。”
……
最武俠一天連載一期,一期連載五千字左右,鍥子開篇是一首《浣溪沙》,
獨立蒼茫每悵然,恩仇一例付雲煙,斷鴻零雁剩殘篇。
莫道萍蹤隨逝水,永存俠影在心田,此中心事倩誰傳。
‘影蹤俠影錄’這本書的名字就取自這首小令,鍥子本身就是一段小高潮,開篇就特別的精彩,鍥子講的是,大明使節雲靖出使瓦刺族,反被異邦囚禁,邊關牧馬二十年終於得以回歸中國,先是胡人來襲,兒子雲澄身死,接著是雲靖要雲蕾替他和兒子雲澄報仇,隨後又是澹台滅明來襲,誰知澹台滅明並沒有殺雲靖,反而話裏話外是在保護雲靖,而且走之前還留下三個錦囊,終於來到雁門關,沒想到最後一直一直記恨他的人反而一直在想著法的救他,而雲靖他自己一直效忠的皇帝反而要賜死他,想雲靖牧馬二十年,鐵骨錚錚,終不改節,多年唯一的心願就是能夠重回故土,踏入中國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孫女抓一把泥土,最後卻落得如此下場。
短短一個鍥子就如此的跌宕起伏,偏又環環相扣,這讓看慣了江湖仇殺,冤冤相報的舊派武俠的讀者頓時耳目一新,蘇武牧羊的事跡幾乎每個中國人都知道,但是武俠小說很少有結合曆史來寫的,而看到雲靖在異邦牧馬二十年,回到中國後抓起一把中國的泥土,很多人尤其上了年齡的讀者,頓時忍不住熱淚盈眶,中國人都有鄉土情結,很多人離開家鄉到外地謀生的時候都喜歡帶一包家鄉土,帶一罐家鄉水,對這樣的情節是相當的有感觸。
而隨著情節的展開,長大了的雲蕾一出現就給人很大的震撼,太湖飄渺,湖衣踏水,素手弄笛,俠氣長歌,飄飄若仙而來,不僅瞬間驚倒了在場所有的人,也令讀者異常驚豔,頓時喜歡上了長大了的雲蕾,而當‘亦狂亦俠真名士、能哭能歌邁俗流’的張丹楓出場,作為梁羽生筆下最著名的人物,前世喜歡張丹楓的讀者就多的數不勝數,樹林外的狂歌當哭,初一出場便已經讓許多讀者為之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