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可能會有人說稿費太多了,其實這樣寫也是經過考慮的,我們國內的低稿費一直都有很大的爭議,像在美國,全國發行的刊物的稿費在每字0。75至2。00美元之間,地方刊物則為每字0。10美元左右,像《紐約時報》這樣級別的報紙,相當於中國的《人民日報》或《新民晚報》,一篇千字文章的稿費是2000多美元。
而同樣的國家級刊物,中國的人民日報的稿費僅為每千字100元人民幣左右,甚至有很多人願意不收錢,隻為登上這樣的國家刊物。而其實前世民國的時候中國的稿費就已經不低了,魯迅用稿費在市中心輕鬆買房,胡適的一篇文章就能抵上縣長三個月的工資,解放初期作家還屬於高收入群體,不過一直當時高額稿費一直飽受爭議,尤其在別人還吃不飽的時候,他們還拿著那麼高的稿費,難免會讓人心裏不舒服。
到文革開始後,各出版單位開始自動取消稿酬,文章在報刊發表,或圖書出版,不管什麼類型,一律不再支付報酬。整個文革期間包括文革結束後一段時間,稿酬製度實際上處於被廢止狀態,全國僅有一位偉人的作品出版是有稿費的。甚至巴金、楊沫等曾收受過“巨額稿費”的作家被視為“黑幫分子”,而受到了批判,前世在國外特別吃香的自由撰稿人這一個職業,在中國變成了比大熊貓還少的群體。
而這個時空,中國並沒有經曆過文革的打擊,同樣也沒有出現硬性規定稿費的法律法規,隻不過長時間受戰爭和經濟封鎖的因素,中國文化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其實不僅僅是文化,就連娛樂、消費同樣受到很深的打擊,這個打擊遠遠超過了前世文革的影響,而且持續的時間也長很多,現在國內文化氛圍特別的壓抑,而且這中間還有一些所謂的正統文化人士對其他的藝術形式打擊、排斥,所以現在好的作品出現特別的少,不僅僅是武俠,就像前世火爆的漫畫、動漫等等現在都是在夾縫求生,很難有好的作品出現。
所以和大家想法恰恰相反,如果不是考慮到現在物價水平還很低的話,而且給多了可能感覺主角太順了的話,可能把稿費訂的更高一些。
話題重新轉回來,銷量提升給最武俠帶來的好處更大,隻不過人都是自私的,明明能有最小的代價,偏偏花了幾倍的代價,心裏肯定不好受。
最武俠銷量提升帶來的好處,先不說別的,光是以前很少接到的廣告業務,趙晟最近都接的手軟,而且最武俠的腳步終於不再局限於臨安府一個地方,浙省的各個府都有報亭、售報點打電話來訂購最武俠的報紙,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消化,最武俠的銷量會再上一個台階。
最重要的是最近來投稿的作者數量也大增,對於一家報社來說,讀者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樣優秀、穩定的作者供稿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而現在的最武俠,這兩部分都有了完善,趙晟相信以後就算《萍蹤俠影錄》連載完,最武俠也不至於沒有好作品刊載,再次淪落到繼續連載老作品的地步,而且這還是剛剛開始,等這本書繼續連載它為最武俠帶來的好處將會越來越大。
對於最武俠銷量的井噴式提升,反應最大的就是臨安府的其它五家武俠類報紙,本來最武俠的銷量一直處於墊底地位,大家一直是‘和平’競爭,也不知道哪裏冒出來個叫‘當年明月’,寫了本《萍蹤俠影錄》,這才僅僅連載了幾期而已,最武俠的銷量已經把自己報社甩了幾條街那麼遠了,而且受限於經濟水平,省內的武俠類讀者市場有限,你最武俠的銷量大幅提升,就預示著別的報社的銷量就有有所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