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章一:電影研究基本內容和曆史研究方法(1 / 2)

傳統觀點將電影研究分為三大分支:

1、電影理論。

2、電影批評。

3、電影史。

電影理論把一般所說的電影的本性、特質和功能作為自己的研究領域,尋求的是對電影藝術普遍適用的準則,是共性研究。

電影理論具體範圍大致分為三個方麵:

1、電影的本質、本性、基本特征。

2、與創作方法相聯係的電影理論。

3、電影具體創作理論。

電影批評則從事於個別影片或若幹組影片的特質研究,一般區分為確立電影一般藝術價值的理論批評和關注創作方法的實用批評;關注社會價值的社會道德批評和關注欣賞價值的審美批評。

電影批評有四個要素:

1、作品的內容與形式。

2、作者的創作意圖。

3、作品反映的現實。

4、對讀者的影響。

電影史沿時解釋電影的變革和靜止,是關於電影的曆史學,是曆史學的分支。

電影史學家並不分析某部影片或思考所有電影的本性和潛質,而是試圖解釋自電影起源以來所發生的變革,並說明一些經久未變的電影外觀,電影史學家不僅必須是一位電影學者,還必須是一位曆史學者。

曆史哲學有四個觀點:

1、把曆史事實看作是完全不依靠那些使用它們的曆史學家而存在的東西。

2、主張曆史的真實是由這些事實顯露出來的。

3、把曆史學家的任務限製在作為這些事實的不存偏見的收集著和排列著的範圍之內。

4、認為“理論”對於曆史解釋的客觀研究工作來說是次要的或可有可無的。

研究曆史要區分開過去的事實和曆史事實。

過去的事實就是迄今以前發生過的事,從潛質上講,它是曆史資料的源泉。

而曆史事實則是曆史學家為了建構一種曆史分析而決定利用某個事實時,這個過去的事實的定義。

過去的事實不依賴曆史學家的心智而存在,曆史事實隻指過去資料中曆史學家認為適用於他的論點的東西。

曆史學家的任務並不像“事實的收集者和消極的傳達者”暗示的這麼簡單和單純,而是在全部可用的曆史事實中僅選擇那些他們認為重要的曆史事實。

曆史研究中有幾種研究方法和觀點:

1、經驗論又稱經驗主義,是認為感Xing思維是一切知識和觀念的唯一來源的哲學學說。

經驗論史學家卡爾·亨普爾在1942年初提出“覆蓋模型”,曆史學家應當像自然科學家解釋自然界事件那樣解釋人類曆史事件。

覆蓋定律則是約定論者經常采用的一種分析研究方法,能以覆蓋被解釋現象的抽象公式或結論,它能說明已有現象並預測未來現象。

經驗論的缺點在於:經驗論史學家持“客觀說”和“價值中立說”觀點,壓低了曆史學家的文化或哲學取向對於曆史解釋的影響,強調科學研究是一門“客觀的”事業,因而無視研究者之間文化、政治或道德的差別。

2、約定論者把否定科學研究中的經驗論點作為他們對所有經驗論嚐試(包括曆史經驗主義)進行激進批評的基礎,他們主張科學或史學並不是具有中立價值的事業,而是夾在研究者和現實之間的一組透鏡和濾色鏡,持有不同世界觀的科學家或曆史學家會以不同的方式“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