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戰與和之間的徘徊(1)(1 / 3)

中央軍委為了進一步把戰爭引向敵人的深遠後方,配合中原戰場作戰,電令栗裕親率3個縱隊,組建一個兵團,渡江南下,在南方數省執行寬大機動作戰任務。毛澤東設想,粟裕的部隊可以在湖北的宜昌至監利之間渡江進入湘西,或從洪湖、沔陽地區渡江進入鄂南,先在湖南和江西兩省周旋半年至一年,沿途兜圈子,以躍進的方式分幾個階段抵達閩浙贛邊,使敵人防不勝防。

一、毛澤東運籌帷幄,中國不能成為“南北朝”

1948年12月底,西柏坡。

在一座不大的小院裏,毛澤東伸展著有點酸軟的雙臂,似乎想把整個世界都攬進自己的懷裏。

毛澤東於5月份搬到這個隻有七八十戶人家的小村,在這裏他指揮了三大戰役,與國民黨進行了戰略決戰,取得了中國革命曆史上最輝煌的勝利。

快要到元旦了,毛澤東想起他答應過新華社,要為他們寫一篇新年獻詞。所以他稍微活動了一會兒,就轉身回到辦公室。

毛澤東住的院子有兩間北房。裏間大約有16平方米,是毛澤東的臥室,裏麵放著一張雙人木板床,—個小沙發,一個茶幾,一個小衣櫃。相通的外間稍微大一些,約有20平方米,是毛澤東的辦公室,裏麵放著一套沙發,還有圓桌、茶幾和一張藤椅,牆上掛滿了地圖。

回到辦公室後,毛澤東麵對無數次凝視過的地圖,點燃了一支香煙。他從南向北,又從東向西,審視著整個中華大地。中國革命經曆了漫長的曆程,現在終於徹底改變了形勢,中國人民解放軍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超過了國民黨軍隊。漸漸地,毛澤東頓覺文思如泉,轉身坐到地圖對麵的書桌前,提筆飽蘸濃墨,揮筆疾書。

“中國人民將要在偉大的解放戰爭中獲得最後勝利,這一點,現在甚至我們的敵人也不懷疑了……”

毛澤東一口氣寫下近千言,對兩年多的戰爭曆程如數家珍般地一一道出,然後他寫道:“敵人的戰略上的戰線已經全部瓦解。東北的敵人已經完全消滅,華北的敵人即將完全消滅,華東和中原的敵人隻剩下少數。……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範圍內的勝利,現在在全世界的輿論界,包括一切帝國主義的報紙,都完全沒有爭論了。”

毛澤東筆走龍蛇,不知不覺地過去了幾個小時。打量著厚厚的一疊文稿,他想,該告訴人民在新的一年裏要做些什麼。

1949年,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要做些什麼呢?

毛澤東擱下筆,抬頭凝視地圖。這張地圖曾經激發起毛澤東無數的靈感。地圖上,藍色圈圈已經不多了,剩下的一些主要集中在西北和長江以南。對西北地區,毛澤東並不太掛心,那裏胡宗南已經維持不了多久。而對於江南之敵,由於有長江天險阻隔,毛澤東卻甚感擔憂。

在毛澤東眼裏,長江不能成為分界線!

可是,在中國的曆史上,長江曾讓無數的兵家吃過敗仗,使中華大地數度出現分裂割據的局麵。曹操赤壁慘敗,於是三國鼎足;由於長江的阻隔,“南北朝”對峙將近百年;唐、宋、元、明、清,每一次改朝換代,長江都發揮了她的巨大作用。

毛澤東對中國的曆史當然了如指掌,所以他很久以前就擔心長江會影響中國的統一。早在1947年7月23日,當劉鄧大軍挺進魯西南之時,毛澤東就有過“葉(飛)、陶(勇)兩縱出閩浙贛,創立閩浙贛根據地”的設想,但是後來由於要保證劉鄧大軍提前南下,挺進大別山,所以放棄了這一設想。

到1948年1月27日,中央軍委為了進一步把戰爭引向敵人的深遠後方,配合中原戰場作戰,電令栗裕親率3個縱隊,組建一個兵團,渡江南下,在南方數省執行寬大機動作戰任務。毛澤東設想,粟裕的部隊可以在湖北的宜昌至監利之間渡江進入湘西,或從洪湖、沔陽地區渡江進入鄂南,先在湖南和江西兩省周旋半年至一年,沿途兜圈子,以躍進的方式分幾個階段抵達閩浙贛邊,使敵人防不勝防。

毛澤東正思考今後如何進行渡江作戰時,周恩來推門走進來。

“主席,你要多注意休息。”周恩來說。

“恩來,你來得正好,你看在新的一年裏,我們要告訴人民做些什麼?”

“是給新華社寫新年獻詞嗎?我們可以告訴人民,我們要成立共產黨領導的政府,要把經濟建設搞上去,還要渡江南進,解放全中國。”

“很對。”說完,毛澤東坐回到書桌前,拂了拂白紙,揮筆而書。

周恩來站到毛澤東的身後,隻見主席寫道:“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向長江以南進軍,將要獲得比1948年更加偉大的勝利……”

兩輛沾滿泥漿的吉普車從淮海前線一直向西柏坡開來,車上坐著的是兩大野戰軍司令員。

吉普車停在一座大院前。車門打開,劉伯承和陳毅走了出來。他們拍了拍身上的塵土,整整衣服,談笑著向院裏走去。

剛到門口,就聽見裏麵非常熱鬧,倆人互相對視了一眼,推開了門,隻見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個個談笑風生。

劉伯承、陳毅一走進大門就說:“來晚嘍,來晚嘍。”

眾人紛紛起身,互道問候。毛澤東說:“真是說曹操,曹操到,我們正等著你們來談談渡江作戰的打算呢。快坐下吧。”

二人入座後,朱德說:“伯承,陳毅,我們剛才正在談論,打完淮海後,你們下一步怎麼辦?二位對渡江作戰有什麼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