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正月,趙書彥跟隨珠綠家族中的長輩王鹿鳴離開南山坳,如今已是四月暮春,他才遲遲而歸來兩人雖然一直有書信往來,但幾月不見,真是分外想念。
暖受傷不能話時,幾次想著如果趙書彥在就好了,他可以幫自己撐一段時間,他的能耐不下於自己,可不是秦三綠蝶等人能比的。
看到暖不但沒瘦,反而胖了一圈的臉兒,趙書彥笑達眼底,“看來妹妹這傷,養得還算安穩。”
每日被灌下那麼多頂級滋補品美食,能不胖麼,但趙書彥就不同了。雖然他來時已梳洗過,但暖還是能明顯看出他臉上的疲憊。不用問也知道,他這一路定是風餐露宿,急急趕回來的。他不在家,暖一直有過問趙家的生意,所以知道趙家進來平安無事。他這麼趕路,是因為知道自己受了傷,不放心吧。
感激的話不用也不能,暖隻得笑道,“大麵上有三爺照應著,家裏的事兒有我娘和草,外邊的事兒有秦東家和卿叔,我這段日子過得少有的清閑。”
秦氏這才問道,“書彥回濟縣了沒?我們出來時,你娘就念叨著想你了。”
趙書彥接過丫鬟遞上茶,放在桌上,才回話,“回過了,家母安好,她也在擔心著暖妹妹的傷,讓書彥帶了不少藥材過來。這次書彥要在京城待一段時日,把這裏的生意捋順好了再回去,嬸子打算何時歸鄉?”
秦氏笑道,“快了,你看這莊子裏的棉花苗出來了,等把棉花苗間好,我們就回。”
那也就是這幾日了,趙書彥含笑點頭。
捋順生意?暖的眼睛一亮,趙家在京城有一家酒樓、兩處雜貨鋪,生意都還好。他的“理順”,應是要添新東西了,看來這趟出去有收獲了?
趙書彥讀懂了暖的目光,解釋道,“愚兄這次隨鹿鳴叔走了不少地方,打通了幾處不錯的茶園、瓷器和酒家的路子,雜貨鋪的店麵需擴大,擺置新到的東西。”
能被趙書彥“不錯”,一定是相當好了!開雜貨鋪最重要的就是穩定優質的貨源,茶、酒都屬於禁榷品,大半被官家或其親屬壟斷著,趙書彥能把這兩樣跑下來,那是相當厲害了!
暖真心為趙書彥高興,“恭喜大哥。擴鋪子有什麼難處,大哥知會妹一聲。”
趙書彥也不跟暖客氣,“妹妹在京中多日,可聽永寧街或長清街上哪家要賣店鋪?”
長清街是京城僅次於永寧街的繁華街道,暖的綾羅分號就開在那裏,趙書彥選中這兩條街,看來是信心十足了。暖這段日子在家中養傷,對街麵上的消息並不靈通,便道,“我這就讓人打聽打聽,很快就能給大哥回消息。”
見他們談起生意上的事,秦氏便站了起來,“書彥今晚留在家裏吃飯吧,我讓人準備幾樣你愛吃的菜。”
趙書彥應下,起身恭送秦氏出了書房,才繼續與暖談事情。
既然趙書彥要擴充雜貨鋪的貨源,暖便與他商量,將自己的南山坳裏出產的毛筆、棉坊出的布料也放到他的雜貨鋪去賣。
暖出手的都是上等貨,這能提高趙書彥的雜貨鋪的檔次,賺得錢也比一般雜貨多。趙書彥知道暖有意幫她,便含笑接了,“妹妹不是一直想探一探海外的商路?最近有不少商船出海,現在時機不錯,咱們可派人跟去轉轉,可好?”
暖真是跟他想到一塊去了,“當然好啊!前兩妹已經把手下的人掂量了幾遍,琢磨著派誰出去合適呢!大哥怎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