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四章 臣有本!(1 / 2)

至於李家姊妹為什麼太後要讓華嬪娘娘回宮的假話,三爺心如明鏡。

“嚴景的事鬧得宮裏人心惶惶,想讓母妃回宮的不是皇祖母,而是賢妃。”

後宮內,能讓暴躁的建隆帝心情盡快平複的隻有華嬪。華嬪若在宮中,建隆帝心煩時也能有個去處,別人不會因此受罪。她不在宮內,建隆帝就是條逆鱗的龍,誰遇上誰倒黴。最倒黴的,當然是賢妃與柴嚴景。

暖也明白了,“是皇後想賣個人情給賢妃吧?她真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呢。”

七皇子的身份尷尬後引起的連鎖反應中,得實惠的就是剩下的皇子們了。

暖湊到三爺麵前,低聲問道,“這次的事兒,是易王做的吧?”

“二哥什麼也沒做。”三爺挑了一下琴弦,“還聽不聽琴?”

“聽!”暖立刻跑到一旁的椅子上舒服坐好,托腮望著三爺,等他撫琴。

易王什麼也沒做的意思,就是他沒有推波助瀾,但也沒有出手製止此事,而是坐山觀虎鬥。

這個態度,在皇家已經是難得了。皇家哪有什麼真正的兄弟情,不趁機踩死你就不錯了,三爺這次,不也是沒有插手麼。

望著撫琴的三爺,暖滿足地笑了。還是這樣好,三爺不想當皇子,她的兒子們將來就不用為了一個位子爭得頭破血流了。

當權臣,可比當皇帝要來得舒服。

不遠處的涼亭內,跟秦氏一起做針線的華嬪聽到琴聲,轉頭看過來。見到兒子自在撫琴,暖滿臉享受地聽著,嘴角便噙了一抹淺笑。

雖他倆的位子錯了,但這樣也不好。晟兒過得開心,她就知足了,華嬪目光堅定地望著北方,握緊了繡了一半的錦帕。

大黃覺察到華嬪的不對勁兒,轉頭看過來。華嬪順勢將手放在大黃身上,溫柔地替它順毛,大黃立刻閉上眼睛,又舒服地在地上躺直了。

“那,娘娘要回宮嗎?”秦氏回家後,擔憂地問。

暖笑了,“現在朝廷都在為圓通和七皇子的事兒煩心,沒人再提娘娘的事兒,娘娘幹嘛要回宮受氣?再待一個月再吧。”

秦氏一聽就高興了,“這樣好。”

就如暖所言,宮裏和朝堂上為了圓通和七皇子的身世之謎吵得不可開交,鄭春鳳的肚子一比一大,柴君嶽的傷也愈合了,可終究是傷了元氣,成了個見不得風病秧子。

第五莊的華嬪,氣色越來越好了。暖家的棉花長得比腿還高時,王函昊離開濟縣進京了。

見到他,秦氏趕忙問,“你咋跑來了,翠巧和平姐兒咋樣?”

胖了一圈的王函昊笑得滿足,“大人和孩子都好,翠巧出了月子,有平姐兒她奶奶和姥姥照看著,我想著夫人這裏需要用人,就趕過來了。”

王函昊是莊子裏手藝最好的花匠,也是對棉花最有研究的一個。第四莊裏的棉花是四個莊子裏最多的,這是他該在的地方。

研究怎樣才能讓棉花多掛果少落桃兒,是除了老婆孩子之外,王函昊最上心的事兒。

“這一晃就一個月了。”秦氏感慨著,平姐兒什麼模樣她還沒見著呢。若不是華嬪出宮,她們早該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