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天效聽了悲傷地說:“我師父已經圓寂了。”天效又指著周鳳英說:“這就是師父的女兒鳳英,她是個苦命的孩子。雍正十一年,我師父一家住山東濟南府,師父為濟南府千總,經常和達官貴人們來往。一天,府台的小舅子賈不正去師父家做客,看到師母年輕漂亮,動了歹心,趁師父出差時機,闖進家門,對師母百般調戲。師母是烈性女子,不顧強暴,進行反抗,但被賈不正掐住脖子昏過去,就這樣被糟蹋了。師母醒了過來,懷著羞辱的心情覺得無法見自己的丈夫,便懸梁自盡。當師父回家看見大門插著,喊了多時,不見師母出來開門,又聽到孩子在屋內啼哭,趕緊躍牆而過。一進屋發現師母懸梁自盡。師父懷著萬分悲痛,用刀割斷吊繩,人死已久,屍體已經僵硬了,他痛哭著從搖籃裏抱起正在啼哭的嬰兒,突然從搖籃裏發現師母給師父留的一封遺書。師父從書中知道了殘害師母的人是賈不正。頓時火冒三丈,把嬰兒交給鄰居,去濟南府告狀。奸詐的狗官為了袒護他的小舅子賈不正的罪過,但不秉公辦事,反以攪鬧公堂的名義把師父亂棍打出。師父忍氣吞聲把師母埋葬完畢,正想闖賈府算帳,忽然一些官兵包圍了師父家,以捉拿反清邪教少林弟子的名義想把師父除掉。師父把師妹揣在懷裏,衝出重圍,趁夜闖進賈府,殺了賈不正和一些狗奴。為了逃避官兵緝拿,二次回到少林寺出家當了和尚,恢複法號智空。
程天效的一番話,勾起周鳳英的心事,她傷心得哭了起來。
王氏抱著鳳英說:“孩子,你爹走了,這還有大娘一家了。大娘的家就是你的家。正好大娘我沒有女兒,從此你就當我的女兒吧!”
周鳳英經過程天效一家勸說,才控製住滿腹的悲痛的情緒。
一家人正講述著離散後各自的情況,這時大伯程守忠、三叔程守任、五叔程守職帶來全家老小幾十口人來看天效來了。
由二弟程友明一一作了介紹,程天效向各位叔伯行了大禮。母親高興地買來酒菜為程天效接風。
酒席宴上一家人舉杯暢飲。為了助興,大伯叫天效亮一亮十幾年學的武術功夫,給大家看看。
程天效不客氣為大家表演了一套少林拳。全家人看了表演都拍手叫好稱不絕口。
二弟程友明向大家說:“大家要還想看,叫鳳英姐和大哥來個對打怎麼樣?”程友明這一句話可引起人們的共鳴,大夥齊聲說:“太好了,就叫這位姑娘和會兒練一場,叫我們也開開眼界。”
大家這一鬧,弄得周鳳英有些抹不開了。就這樣在院內表演了一套屠龍刀對镔鐵棍。這二人棍去刀來火星閃耀丁當亂響,隻殺的風雨不透日月無光,轉眼幾十個回合過去、二人收回兵器站在一旁說:“叔叔大爺們、晚輩現醜了。”
大家看了這一對英雄美人的比武大開眼界,都為他們鼓掌叫好。
大伯程守忠把程守宜叫到一旁說:“二弟,這個周姑娘文武雙全,才貌超群,可是個好姑娘,是不是和咱家會兒有那個意思?”
程守宜聽了笑著說:“也應該是吧。不過會兒沒和家裏說。”說著哥倆大笑起來。
程天效回來的消息,很快傳遍全村。村裏的老少爺們聽說程守宜家來了一個會武功的小和尚上門認父,又帶來一個美麗的大姑娘住在家中。人們這一鬧不要緊,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傳遍周圍的鄰村。一些人來程家看熱鬧,又有不少青年登門求教。
因周鳳英傳授鄉鄰們武術,拋頭露麵,引起程家人不滿。程天效的父母和周鳳英常講做女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規矩。日子長了,慢慢給她戴上了做女人的枷鎖。程家是大門旺族,家規大,禮法多,怕未婚的大男,大女,鬧出事事非非來,把他們隔離開。為了避免外人說閑話,不叫他們在一起,把鳳英安置在南屋,又叫來鄰居的兩個姑娘陪她做伴。因程家家風甚嚴,周鳳英和程天效的感情之事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兩個人出來進去,打頭碰臉,顯得非常尷尬。日子長了,搞得他們倆心裏都很別扭,無法忍受。
一天晚上,程天效趁父母出去的機會,偷偷地溜進南屋,正看到周鳳英在屋裏做針線。他站在屋內正想和周鳳英說幾句話,周鳳英看到程天效來到跟前,心中又是高興又是害怕。高興的是,天效來看她。害怕的是,如要叫家裏人或做伴的那兩個姑娘看到又很難為情,慌得她心口嘣嘣亂跳。她為了顧程家名聲,忙和程天效說:“師兄,看一眼就行了,快走吧。那兩個姑娘馬上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