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我對你負責不就好了(1 / 2)

台南的這個小插曲耽誤了項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明軍通過這件事情也警告了大部分的商人,使得他們在今後如果還想要有類似的想法的話,就要首先掂量一下自己是不是能夠承受得了這樣的代價。

此時已經是八月底了,項玉這個時候真在等候琉球方麵的回信,在這之前他給尚令回了一封信,尚令就是之前給他寫信的那個南邊的琉球國王,項玉回信表示願意出兵組建聯軍共同抵抗日軍,但是要先了解一下剩下的兩個琉球國的國力之後再說。

項玉之前打算直接屯兵掉剩下的兩個琉球國,但是島津久光這個老狐狸跟德川家綱之間的火花並沒有擦出來,島津這個老狐狸表示願意讓出約十二萬石的封地來換取琉球的統治權,德川家綱其實也不想挑起戰爭,因為日本皇室這個時候有一點點的變故,他不想將主要精力放在對付薩摩藩身上,況且他還有點擔心薩摩藩會跟其他幾個大名聯合起來組建反抗軍,因此既然島津這老家夥已經讓步了,他也就也接受了島津的讓步,吞並琉球那什麼鬼地方就讓他去吧,怎麼說也是在為大和民族開拓土地嘛,天皇陛下的八紘一宇策略就要這樣一點點的慢慢實現!

島津久光解決後顧之憂之後加緊了備戰,其實以薩摩藩的勢力滅掉這兩個小國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是由於這個時候是水稻收獲的季節,如果抽掉了太多的士兵用於作戰的話,勢必會影響到糧食的收割,因此島津久光準備稍微等上陣子,反正這兩個國家也跑不了,還不是嘴邊的肉,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

薩摩藩的備戰動作自然把兩個國家嚇得夠嗆,他們聯合起來組建了聯軍,拋去了過去恩仇糾葛,想要共同保衛自己的國家,但是兩國都是地少人稀,國家又比較落後,連老式的火炮都沒有,軍隊的裝備完全是冷兵器,不僅如此,聯軍的士兵總數還不到一萬人,又缺乏訓練,哪裏會是薩摩藩的對手。要不是這種情況的話,薩摩藩也不會將他們視為沒有抵抗之力的肥肉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來自台灣的援軍對於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根救命的稻草,不管這根稻草有沒有用,這個時候也要先攥在手裏再說。

尚令的回信傳到基隆的時候已經是九月中旬了,項玉這個時候也知道了日本發生的變故,他一邊下令軍隊們準備開始收集物資,一邊布置基隆城的後續事情。

張聰這個時候已經回到了基隆,這樣一來這一次項玉其實不用親自隨軍出征,直接派張聰去救可以了,但是項玉是一個穿越人士,對於後世日本的所作所為懷有深深的仇恨,因此這一次麵對日本侵略者,他想自己來打敗他們。

其實薩摩藩雖然是日本的四大大名之一,但是它的實力並不是很強大,軍隊的數量不會七萬人,而且因為要防禦本土,以免遭到其他大名的襲擊,所以項玉估算島津久光不會攜帶很多的軍隊前來攻打琉球,因為他對這兩個國家是比較了解的,對這兩個國家的軍隊實力深入了解之後就不會有這方麵的擔憂,但是薩摩藩的海軍比較強大,項玉估計這一次島津久光會攜帶數量比較多的海軍一起出征。

不管怎麼樣,這一次明軍都要全力以赴,擊敗了日本南部的這個四大番之一,就等於為以後進軍日本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明軍此時在基隆一共有四千五百人的陸軍,兩千三百人的海軍其中包括五百人的海軍陸戰隊,項玉留下張聰和他的一千人的軍隊駐守在基隆,自己帶著剩餘的五千多的軍隊乘坐海軍的一百多艘戰船,浩浩蕩蕩的奔赴琉球群島去了。

琉球群島被稱為海上的脊梁,在日本對中國進行貿易的過程中起到了中專站的作用,因此才會如此讓薩摩藩垂涎欲滴,因為這個時候日本與中國的貿易大多數都是由德川幕府掌握著的,而日本國內的唯一通商口岸就設在長崎,商業貿易的巨大利潤都被德川家族分去了,而他島津家族空有大和最強大的海軍,卻不能擁有自己的貿易港口,隻能看著別人吃肉,而自己連骨頭渣都吃不到,他的心裏又怎麼能夠甘心。

島津久光是一個對於權力十分執著的人,曆史上他因為長期掌權不把權力下放,一直到八十多歲的高齡的時候才舍得將權力移交給他的孫子。他認為島津家族應該取代德川家族的地位,他島津久光才是應該做日本的幕府將軍,什麼德川家綱,這還隻是一個小毛孩子,他有什麼能耐坐在這個位置上麵。

所以出兵琉球隻是他的第一步,他要控製這個在貿易商有著重要作用的島鏈,然後發展與中國的貿易使得薩摩藩逐漸強大起來,島津久光和荷蘭人經常打交道,他對於荷蘭人的堅船利炮十分感興趣,想要從荷蘭人手中購買戰船的設計圖紙和洋槍洋炮,他的軍隊裏麵整個時候大量裝備了老式的火繩槍,在日本被稱為鐵炮,這玩意操作起來沒有荷蘭人手中的那種不用火繩點火的火槍好用,而且威力更小。至於荷蘭人船上的火炮,他就更是欣羨,那東西炮聲一響簡直地動山搖啊,比起日軍自己的沉重而又老舊的火炮來說實在是先進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