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從下到上,不僅是普通的士兵,包括各級的將領們都有點摸不著頭腦,對方在地上挖一個坑自己躲在裏麵這是鬧什麼東西?難道是一種邪術嗎?

如果是邪術的話,那麼之前的事情也就好解釋了,為什麼對方的火力能夠這麼厲害,火槍的射程和威力都要遠遠超過清軍這邊裝備的火繩槍,而且這支軍隊還是剛從四川調出來沒多久的軍隊,士兵們打仗不太喜歡使用火槍,一來是太過於麻煩,二來也很危險,最重要的是這玩意的威力實在是不咋地。

不過怎麼同樣的東西(清軍士兵以為中華軍裝備的火器是跟他們一樣的),到了對方的手裏麵就這麼厲害,隔著一兩百步都能將一個壯漢給撂倒了,清軍在一開始根本就不知道厲害,因為這個蒙受了巨大的損失,直到後來才警惕起來,知道尋找掩體躲起來了。

可是這個時候是攻城戰,可不像是巷戰一樣有東西可以躲藏,進攻的部隊最忌諱的就是進攻的地麵上麵有障礙,那樣會影響部隊的進攻的。

清軍不知道對方這樣做的用意,不過也能夠大致的猜測出這也是對方的一種戰術,隻不過自己這邊從來沒有見過而已。

清軍主將哈伊爾是一個十分謹慎的人,他見中華軍完全沒有陣型,而且軍隊走隱藏在地下,城門也打的大開,因此心裏暗暗警惕,認為這是對方布置下來的一個圈套,就像是古時候的厲害陣法一樣。

他不敢直接發動進攻,因為他還不知道對方的這個“陣法”的厲害之處,於是他便派出了三千軍隊打頭陣,去試探一些對方的這個“陣法”有什麼厲害之處。

三千人的軍隊對於清軍來說並不算多,隻占其軍隊的一成左右,而且哈伊爾還下令,一旦進攻不暢的話這三千人可以立刻後撤,顯然他不想因為這個試探將自己的三千熱搭進去了。

清軍這個時候跟明軍和各地的起義軍作戰久了,也知道了一些戰鬥的必備程序了,在這個時候,他們是攜帶了大量的火炮的,所以哈伊爾自然不會浪費掉這一利器。

清軍的五十多門火炮開始朝著中華軍的陣地開火,隻不過從清軍的視角上看過去,炮擊的效果幾乎沒有,對麵的士兵一見己方開始炮火準備,立即都消失不見了,一個個腦袋都鑽到了地下去了,這樣一來清軍的炮擊效果究竟怎麼樣,他們自己一點都看不出來。

炮擊持續了五輪過後,炮兵們停了下來,對麵陣地上也就是那些壕溝前麵的土堆被推翻了不少,一些被挖出來的黃土散落的到處都是,但是卻連對方一具屍體也瞧不見。

哈伊爾心裏疑惑,暗想似乎對方不懼怕炮擊,再繼續炮擊也隻是浪費火藥,所以就直接下達了先鋒隊出擊的命令。

三千名清軍士兵端著武器在戰鼓的有節奏的鼓點之下開始一步步前進,古時候的行軍作戰講究的是令行禁止,這個令是怎麼發出去的呢?主要是通過聲音,進攻是敲鼓,撤退是鳴金,這個大家在影視劇裏麵也比較常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