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龍
苦難離上帝最近。苦難也是通往聖人蒲團的最近之路。
電影《泰坦尼克號》表達的正是一種苦難之美。女主人公露絲掰開情人傑克凍僵了的雙手,把他沉入海底的一瞬間,傑克成為聖人,露絲的苦難之美也被推向高潮。
評選奧斯卡金像獎的時候,人們說女主角缺乏貴族氣質。其實,這個身為貴族卻並不顯得高貴的姑娘,從一開始就帶有一種苦難之美的潛質。
《泰坦尼克號》是關於二十世紀的寓言:令人驚歎不已的工業時代一旦闖入經濟危機,結構性傾覆就在驚慌失措之間。貴族、富翁、窮人在災難麵前相似的恐懼,社會在混亂中拚命秩序化的頑強努力與反秩序化的拚命掙紮,救助與逃生,傾軋與死亡——在苦難背景之下,以身殉職、從容赴死、生死情愛便燃燒為一種壯麗動人的畫卷。
《泰坦尼克號》又是二十一世紀的預言:追求頭版頭條的急功近利者,你是否在親手種植災禍的種子?即將退休的老船長,你是否正被誘惑引上惡性冒險之路?光榮的水手、瞭望員,你是否太信任泰坦尼克的實力、太有安全感,竟忘記帶上預見冰山的望遠鏡?如癡如醉的情人,你們是否正在召喚著美麗而無法逃脫的苦難呢?
苦難之美是上帝對不屈服於苦難的人的賞賜。苦難之美也是來自上帝的美麗淒絕的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