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在太湖一帶的戰船的數量我們沒辦法得知,主要是因為如果沒有陸軍的配合的話,海軍艦船想要進入太湖是進去容易出來難,貿然出兵很有可能會遭到清軍的伏擊,因此清軍在這裏組建水軍我們部署在定海的艦隊是無能為力的,而在這一戰之中,這裏的清軍也很可能會沿著運河南下,從蘇州府的援軍會先跟杭州城內的軍隊一起向我們的軍隊發起進攻,因此我才估計北邊的軍隊會達到兩萬人。”
“既然如此,有沒有什麼辦法將這支清軍攔下來,這樣的話我們的進攻部隊麵對的壓力就要小得多了。”項玉這個時候終於開口了,他知道趙開既然能夠分析到這個地步,自己在心裏麵肯定是已經有了計較,而他自己隻不過配合他做一場表演,雖然作用不大,但是對於這樣有能力又想要表現出來的下級軍官來說是一個肯定。
“這一點我們也有考慮過,這支軍隊來勢洶洶,一旦加入戰局,對我們大軍的側翼將是一個很大的威脅,所以我門製定的一個計劃就是聲東擊西,利用欺騙戰術來打一個時間差。”
“哦?什麼樣的聲東擊西戰術,說出來聽聽?”項玉這個時候坐直了身子,顯得比較有興趣。
“我軍目前最大的優勢不再陸地上麵,而是在海上麵,但是這種登陸作戰陸軍是主要的力量,而且戰爭是深入到清廷的內部進行的,所以海軍能夠發揮出來的作用比較有限,而且京杭大運河杭州到寧波這一段的水域也不適合海軍艦隊中的大多數戰艦進去,就算是勉強進去了,也會遭受清軍的四麵圍擊,而且還有可能會遭受火攻,因此不僅很難取得戰果不說,而且還很容易造成嚴重的損失,所以我是不主張派軍艦進入內河的,但是這並不是意味著海軍在這一戰之中毫無作為,相反,這一戰的主要看點還是在海軍的身上。”
發生在基隆的這一次軍事會議開展了足足一天的時間,在這一次會議上麵,軍隊裏麵的將領們集思廣益,將各自的想法都提了出來,這讓中華軍的對清作戰方案終於確定了下來,而且有兩人在這一次會議之中嶄露頭角,一人就是海軍將領趙開,他實際上是由陸軍調到海軍去的,原本是一名陸軍營長,但是經過這一次會議之後被李權看重了,死活都要這個人才,張聰雖然心裏舍不得,但是還是將他讓給了李權,海軍的建設比陸軍要困難的多,這個時候正是最缺乏將領的時候,因此他也不得不做一些妥協。
另外一人名叫劉湘,這個名字老是讓項玉想起了後世的四川軍閥,這個人在曆史上可是個了不得人人物,當年太祖之所以要四渡赤水就是因為在土城之戰之中將紅軍的家當都打沒了,這才輕軍前進靈活機動的完成了四渡赤水的戰役。
當然了,此劉湘非彼劉湘,他今年才二十出頭,是一名陸軍將領和趙開一樣,也是出自前線的部隊,不過他是來自海南島的中華軍,他提出的作戰地點定在了廣東,這一點倒是和趙開不一樣,廣東北邊是湖南,西邊是廣西,東麵是台灣,清軍想要馳援廣東隻能從湖南等地調兵,而福建的耿繼茂、廣西的吳三桂對於馳援廣東都不會有什麼興趣,這等於給中華軍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中華軍隻需要擊潰當地的軍隊就能夠站穩腳跟,這跟浙江一帶的形勢大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