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的追贓助餉開始了,這些大明官員,亡國的時候自私自利,現在報應來了。
當時崇禎放下帝王顏麵去大臣捐錢,個個在那哭窮。
現在大順軍將京城大官員挨個抓去,大刑伺候。
三月初,比餉鎮撫司掛牌成立。
劉宗敏、李過、李牟、田虎諸人掌習事,向明朝官吏追贓助餉。
查明官僚存錢數目;按官階高低,定餉銀數目之多寡。限定:內閣十萬,部院、京堂、錦衣七萬、五萬、三萬,科道、吏部五萬、三萬,翰林三萬、一萬,部屬以下各以千計。地方官吏亦在追贓之列。抗拒不交或不能如數交納者,施以夾打刑罰。勳戚家產則完全籍沒。自三月二十一至四月初八,共追銀七千萬兩。
國丈周奎,周皇後親爹。當初崇禎求群臣借錢時,堂堂國丈周奎很不情願的繳納了五千兩銀子。
現在倒好,在周奎嚐遍了各種酷刑以後,一下交出了三十萬兩白花花的銀子。
他以為這樣就平安了?真。
闖賊們言而無信,李自成眼裏當官的沒有呀一個東西。不榨幹他們最後一滴血誓不罷休。
於是周奎和他的家人又被弄去折磨的死去活來,周奎妻子和兒媳不忍屈辱懸梁自盡,長子被活活打死,次子也奄奄一息。最後得白銀三百萬兩之巨。
一個國丈,崇禎問他借錢時他給了五千兩,這次抄沒家產足足三百萬兩之巨。
劉宗敏看著奄奄一息的周奎哈哈大笑:“聽皇帝老兒問你借錢,你隻給了五千兩?大明有你們這樣的狗官,豈有不亡之理!”
如今的周奎家破人亡,奄奄一息如死狗一樣趴在地上。不知道他此刻的心情又是如何,如果當初他肯慷慨解囊,為朝中表率助崇禎籌集軍餉,大明又是另一個結果。
正所謂作孽,尤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這事還真怨不得周皇後,當時周皇後知道周奎守財如命對崇禎皇帝歎曰:“我父周奎平日深受大明王朝養育之恩跟陛下寵愛信任,沒有想到如此吝嗇鼠目寸光,一旦城破之日他的家財萬貫又能保住多久。”
於是親自叫來周奎狠狠訓斥一頓周奎迫不得已隻得拿出5000兩白銀來助餉。
有這樣的一個爹,皇後也是無可奈何。
其他的大臣也是報應不爽,有的交了銀子,還是繼續用刑。到了把你榨無可榨之時,再讓你受盡酷刑而死。
或許崇禎的沒錯,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
這些官員如今後悔又有何用,隻有兩個字,活該!
更為諷刺的是那些一早開城門迎闖賊的投降派太監大臣們,他們也都被抓起來逼餉。
明政府比較富庶的萬曆初年舊餉額數也不過496萬兩白銀,七千多萬兩可見意味著什麼了。
上麵在追贓助餉,下麵也沒閑著。
大順軍剛入城時,的確是秋毫無犯秩序井然的。而散居百姓家後,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先搜兵器火藥,次責供飱。女子無夫者,強配賊兵,奸淫殺戮,備諸暴酷。貲財既罄,猶索飲食如故,稍不給,刀背馬箠撻之,往往立斃。禁民不許罷市,賊入市,十不償一,挾仇者妄訐外解錢糧至京未納,及紳士會卷未清,一經發覺,酷刑追索,大失民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