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1 / 3)

傳地初開,下伴有十二條靈脈相生,乃是萬物靈長之源,其中七條靈脈落於人間仙元古地,因此人間氣運最是鼎盛,但凡人卻往往不得修煉之道,是以久而久之,人間反倒成了妖魔橫行之地。

直至萬年前,忽有一奇人橫空降世,呼風喚雨,極盡人力之所不能,短短七日,便令全部妖魔退散,又傳世人移山填海,無所不能的修煉之術,後世尊稱其為——青帝。

此後萬載歲月,人間踏入修仙煉道之人數不勝數,仙元古地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然好景不長,許是安逸日子過得久了,人們早忘了萬年前先祖那段晦暗的日子,時至今日,各派間已是變得追名逐利,勾心鬥角。

也許是世間萬物,陰陽平衡,盛極必衰,衰極則盛。三百年前,魔道大盛,突然攻入仙元中土,當世幾大魔宗聯手,幾乎殺得各門各派望風而靡,使得整個仙元古地血流成河。

就在危急時刻,位於仙元古地中部的玄青門,那一日隻見山上七道玄光直衝際,恍如萬丈霞芒耀世,隨後便下來了七個人,僅僅七人,有如當年青帝再世,各顯神通,十日之內,蕩平下魔寇,幾大魔宗首領最終不敵而走。

此後玄青門威名大震,一躍成為仙元中土正道之首,“玄青七尊”的名號,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三百年後,魔道諸派似又蠢蠢欲動,隱隱有卷土重來之勢……

……

時值暮秋,山下冷風颯颯,於這荒野之中,更多了幾分肅殺之意。

玄青山往西三十裏處有座古村,常住著四百多口人,而一夜間,這裏卻成了一片廢墟,處處彌漫著濁魔之氣,四百多口人,一夜間全部死於非命。

忽然一陣風聲響起,隻見際有三道劍光倏然飛來,化作三人,輕飄飄落在了村外的亂石堆上。

但見三人氣息不凡,猶以為首一個碧衣女子最是仙氣凜然,手握一支碧玉洞簫,整個人宛若九玄女下凡一般,往那一站,便使這荒涼山野,也平添了幾分生氣。

後麵還有個青衣男子跟紅裳女子,隻是這二人的修為道行,看上去便遠不如前邊那碧衣女子了。

“此地濁氣非同一般,當心些。”

碧衣女子凝指一劃,話時兩道碧芒已從指尖飛出,瞬間在後邊兩人身上籠罩起了一層護體真元。

“多謝師妹。”

三人進到村中,隻見房屋坍塌,滿地血跡斑斑,慘不忍睹,青衣男子憤憤道:“魔道妖人衝著我玄青而來,卻在此枉殺無辜,徒添數百冤魂,委實可恨!”

“是否那幾個魔宗所為,現在尚無確鑿,師弟還是謹言為妙。”

“噓……”

就在二人話之際,碧衣女子忽然打了個噤聲手勢,隻聽得一陣斷斷續續的聲音自東村傳來,三人疾步而去,來到一座坍塌的牆隅下,隻聽那牆下竟隱約有嬰孩哭啼聲傳出。

後邊兩人皆是一怔,此地濁魔之氣籠罩,慢嬰孩,便是成年男子也未必撐得過三刻,怎麼回事?

兩人正自不解之時,碧衣女子已一掌將那斷牆拂開,隻見牆角下,果然是一個尚在繈褓中的嬰孩,隻是四周濃濃的濁氣,已然侵入嬰孩五髒六腑,眼見是活不成了。

碧衣女子俯身將嬰孩抱了起來,因濁氣的侵入,嬰孩臉色有些發紫,是個剛滿月的男嬰,頸上還係著一枚血玉,血玉看上去有些詭異。

紅裳女子走了過來,有些猶豫地道:“濁氣已入三昧,恐怕,救不活了,況且即使活下來了,濁氣已侵入他三昧,將來不定會……”

兩人見著師妹默然不語,陡地一驚,青衣男子急道:“師妹萬萬不可!師父你有一重劫數將至,若在此時大耗仙元的話,隻怕……”

話未完,隻見碧衣女子已然凝起仙元,兩指一並,往嬰孩眉心上點了去,兩人暗地裏一驚,待要再什麼,已經來不及了。

要將嬰孩體內濁氣除盡,隻能以仙元引出,還要再替嬰孩續命,也隻能以仙元換取命元,他們知曉,以師妹的道行,要令一人起死回生並不難,但此刻要救這嬰孩,卻是比救萬人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