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雁門之圍(2 / 2)

黑色的箭羽在天空中飛了很久,雁門關城樓前後已經斜斜的插滿了一層黑黑的箭矢。

9-3飲馬長城窟行

山下突厥的陣中,忽然響起了驚天動地的喊聲,在整齊劃一的用並不標準的大隋官話,吟誦著一首詩:

“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裏。

萬裏何所行,橫漠築長城。

豈台小子智,先聖之所營。

樹茲萬世策,安此億兆生。

詎敢憚焦思,高枕於上京。

北河秉武節,千裏卷戎旌。

山川互出沒,原野窮超忽。

摐金止行陣,鳴鼓興士卒。

千乘萬騎動,飲馬長城窟。

秋昏塞外雲,霧暗關山月。

緣岩驛馬上,乘空烽火發。

借問長城侯,單於入朝謁。

濁氣靜天山,晨光照高闕

。釋兵仍振旅,要荒事萬舉。

飲至告言旋,功歸清廟前。”

突厥人吐字不清,強調怪異,聽起來很是好笑,但是此時大隋軍兵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士氣低落。突厥人兵強馬壯,士氣高漲。十幾萬人高聲齊呼,震得群山嗡嗡作響。直喊到“樹茲萬世策,安此億兆生”時,楊廣才反應過來,臉色大變,不禁勃然大怒:“突厥小賊,欺人太甚!”

原來,這首“飲馬長城窟行”,是大業五年的時候楊廣在漠北所做。那一年,突厥的啟明可汗死後,楊廣親自去漠北吊唁,並親自封啟民的兒子阿史那咄吉世為新可汗,也就是現在帶兵圍困他的始畢可汗。那時楊廣剛剛登基,國家富足。兵力強盛,文治武功,百夷來朝,正是風光無限的好時候。

在聽到突厥人大聲念到“千乘萬騎動,飲馬長城窟”時,楊廣低眉看到身邊箭矢橫陳,周圍文臣武將在盾牌的掩護下戰戰兢兢,麵如土色,而山下突厥兵馬趾高氣揚,聲如雷動。楊廣內心又怒又羞,暗暗下定決心:“如能脫得今日之圍,他日整兵備馬,必將踏平突厥牙帳!”

9-4是可忍孰不可忍

就在此時,楊廣身後的一員武將再也忍不住了,他行禮沉聲說道:“陛下,突厥賊人太是囂張,臣願率三千禁衛軍,必取咄吉世人頭前來複命!”此人正是天寶將軍宇文承基,號稱大隋第一猛將。

宇文述忙說:“承基,不可魯莽。陛下,現在諸王遲遲沒有趕來勤王,我軍沒有糧草,難以支撐太久,不如趁亂,由承基保陛下輕騎突圍,與齊王聯合,退向太原。”

另一人勸道:“陛下,不可!眼下突厥賊軍氣焰囂張,天寶將軍雖然是我大隋第一名將,但如果沒有勝算冒險突圍,恐有不測,還是想辦法聯係義成公主,商討策略,另一方麵,再下詔邀令諸王出兵勤王才是上策。”這人卻是隨楊廣北巡的相國蘇威。

“蘇相國,突厥已經圍困我軍多日,陛下的詔書也發出去好些天了,諸王卻遲遲不來,其用心如何,還用再明說嗎?”宇文述反駁道。

楊廣還在猶豫沉吟,卻聽得突厥軍士以大聲念到“飲至告言旋,功歸清廟前”,並且將最後一句不斷重複。

宇文承基大怒:“陛下,賊軍如此囂張,孰不可忍,末將願拚卻性命不要,也要將咄吉世小兒斬於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