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雪霽萬裏月(2 / 3)

西施和吳剛坐在望月台探討著新品種。

“這個要適合女性華夏人需要,開發女性市場!”西施總攬全局。

“應該是養生係列,健康很重要,也是大眾很追捧的。”吳剛提方向。

“嗯,桂花酒是養性,嫦娥豆腐西施是養身,我們還要有養心的。”西施總結。

“也就是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的結合,心身的互補。”吳剛提出新思路。

“既然如此,我們也可以去找杭州的心靈旅遊會所,我們去搞一個合作?”西施提議。

“這個想法好!”吳剛讚成。

於是,吳剛和西施第二天就乘坐高鐵來到杭州。

“冰清月藍心靈旅遊會所”的江南心靈師聽後,覺得這個創意非常好,也決定和望月飲食文化公司合作。

在西子湖畔,吳剛、西施和江南合作成立了“冰清月藍養生中心”。

這個中心是多位一體,多產業多品種係列。既有心靈旅遊,也有飲食文化,還有酒業、養生業等等。

杭州市人民政府很支持這種綜合開發的做法,這就是創新事業,給他們批了地皮,並且在金融上大力支持。

沿著西湖東段,有大型飲食一條街、桂花酒坊、嫦娥豆腐西施娛樂城、冰清月藍心靈旅遊風情街、保健品直銷產業園、大學生創意研究院、留學生創業園、李白蘇東坡文化產業園等等。

這一龐大的建築群統一名稱為望月廣場。

在望月廣場的東麵,築有一個高大平台,中間一潭清水,可以映照天空,清水旁邊,繞著個個望月亭,取名紫薇亭,塑有李白、蘇東坡、嫦娥、吳剛和玉兔雕像。

每逢重大節日,杭州市都會在這裏舉行大型的節日聚會,並且打算進行國際招標,把望月廣場打造成國際品牌、會都,華夏新的烏鎮和博鼇。

經過吳剛和西施的無窮的智慧和巨大的行動力,望月廣場,已經成為華夏第一品牌,每年來這裏舉行國際會議絡繹不絕,同時,華夏的飲食文化得到了大力的推廣,他們的事業如日月中天。

李白離開洞庭湖後,就回到自己的家鄉四川江油。

沒有了嫦娥,李白魂也沒有了。想到自己在竇圌山和嫦娥初遇,西湖再遇,都沒有挽住嫦娥,心裏十分痛苦,整天醉酒、寫詩。酒量越來越大。寫了又喝,喝了又寫

醉月頻中聖,

迷花不事君。

卻下水晶簾,

玲瓏望秋月。

對此空長吟,

思君意何深。

高樓當此夜,

歎此未應閑。

有時,李白會去竇圌山,懊悔當日太激動,一把拉入深淵,才會給蘇東坡以機會。有時。又懊悔那日西湖邊不該去招惹濕濕的睡女,以至千年來都還不了迷情債。

他飄飄來到川西壩子,聽人說關於忠魂舞的事,他就每每請人教。“我們又不會,是那仙女表演的!”。

提到舒廣袖,李白會醉了跳幾圈,引得一幹小孩大人圍成圈,看稀奇巴事兒。

有時,會當眾吟詩作詞,引得眾人喝彩。

就這樣無聊了數月後,李白又去尋找那山洞。那山洞早已封閉了,蜘蛛網圈了一圈又一圈。

景物不在,情意遙遠,感歎也是無用的。

李白終於來到江油青蓮,麵對現實,打坐參禪,消磨時光。

蘇東坡乘船來到南京,然後乘坐高鐵到達杭州。他去尋找文化節會址,如今已經早已拆掉。在打的坐出租的車上,他聽到說,如今杭州變化大,最大的變化是西湖已經成了真正的天堂。

“為何成了真正的天堂?”蘇東坡問。

“西湖周邊,吃的玩的寫的心理的,啥都有,比天堂都好玩。”

“那,拉我去西湖,看看西湖到底天堂個啥!”蘇東坡說。

來到西湖,果然不同凡響,望月廣場是如此迷人,他看到自己的事業已經金碧輝煌。聽說西施和吳剛將他的“東坡米粉”遷到這裏,並且多種經營,生意火紅得很。他沒有打擾西施他們,而是悄悄圍觀。

他來到一個名叫“冰清月藍心靈旅遊會所”,他感到好奇,就進去參觀。

江南心靈師接待了他。

“請問君,何故叫心靈旅遊?”蘇東坡問。

“就是把你引到一個美妙的地方,敞開心扉,痛痛快快的暢談一番。”

“你為什麼知道我不痛快?”蘇東坡不可思議。

“因為你的印堂霧茫茫,必定有心結!”

“那,你猜我是因為啥事兒?”

“我的分析,你是為情所困。”

“咋知道我為情而困?”

“你的眼睛告訴我的!”

“我的眼睛咋啦?”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你的眼睛霧茫茫,毫無光澤。”

“毫無光澤也不一定是為情而困啊?也可能是因錢而困,因債而困啊?”

“對!問題是,看你的穿著,聽你的聲音,再加上肢體語言,不大可能是後兩種。”

“啥是肢體語言,我又怎麼啦?”

“肢體語言,就是你的走路姿勢,坐下的姿勢,手的的姿勢,等等,加上你的神態,都可以綜合考察你的內心,也就是心理痕跡。”

“啥叫心理痕跡?你的東西多。”

“心理痕跡,這樣說吧,人的行為受人的意識支配,你的內心意識,會通過你的外在行為表現出來,所以,你進門後和我談話,坐下來的姿勢,走路的姿勢,都表現出你的內心意識。”

“繞來繞去,把我搞糊塗了,說簡單點兒,我聽不懂!”蘇東坡直搖頭。

“就是你心裏想什麼,你就會表現在行動上。”

“那,你不成了孫悟空,鑽進鐵扇公主的肚子裏去了?咋咋”

“就是!”

“你會看相算命?”

“會一點兒,可以參考。”

“那,你看我是做啥的?”

江南仔細看了一遍,然後看了一下手。

“你是讀書人家,神情飄逸,從骨骼來看,並非當今之人,可能是古代穿過來的。”

“古代也可以穿過來?”

“現在穿的人多著了,前不久嫦娥就穿過來了的。她還成了我的好朋友!”

“嫦娥成了你的好朋友?”蘇東坡疑惑。

“是啊,她非常喜歡宋代的蘇東坡,但是,又放不下李白,你說,她苦不苦惱?”

“是有點兒苦惱!”

“人生就是如此,生老病死,這是人之常情,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愛就愛了,無所謂對錯!”

“這是李白的詩!”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園缺,此事古難全,淡然處之。”

“這是蘇軾的詞!”

“你覺得他們兩人,哪個更強一點兒?”

“李白是唐代大詩人,蘇東坡是宋代大詞人,兩人都是華夏的最偉大的文學巨匠,在華夏文學史上是兩大高原,怎麼評價都不過分。問題是,詩和詞,特點各不相同,也各有各的用處,各有各的優劣,不能說誰好誰不好,對於這兩個偉人,也是各有各的特色,都是華夏民族的驕傲。你讚同吧?”江南問來人。

“讚同!從後世看,的確如此!我如今穿過來才體會出來了!”

“哈哈,你承認你是穿過來的了吧!”江南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