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閱讀報》開設《和“巨人”對話》專欄以來,幾乎每天都有大量來信馱載著孩子們誠摯而透明的心靈飛到我們的手中,把少年朋友在學習、生活、工作中發現、發生的紛紜繁雜的問題與疑惑,坦率地提出來,熱切地希望給予關注,要求得到滿意的問答。
近些年來,黨和國家反複強調提高中華民族的國民素質(這必須從娃娃抓起),明確倡導向素質教育轉軌。素質教育的核心是什麼?就是教會孩子做人!“人,應該怎樣生?路,應該怎樣行?”如果解決了這一根本性的問題,我們的引導就是卓有成效的,我們的教育就是成功的!從這一意義上說,《和“巨人”對話》正是為貫徹落實素質教育而開辟的一塊實驗園地。
世界是複雜的,孩子剛剛步入社會,正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正確的引導,將會極大地幫助他們正確認識世界,理解生活,邁好人生的第一步,從而為確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奠定堅實的基礎。這是一項十分艱難的工作。古今中外各種思想的熏陶和影響,社會環境的潛移默化,孩子自身年齡、經曆、學識以及他們的思維、行為特點、接受能力等等,都直接關係著這項工作的開展。
人們說,年長的一代與年輕的一代之間存在著“代溝”。什麼“代溝”?不過是由於經曆、環境、學識等的不同而產生的不同感受,不同看法而已。這哪裏是“溝”?隻不過是缺少溝通罷了。年長的一代,隻要具有對下一代的愛心和責任感,具有正確的思想觀點和相應的知識,掌握有效的方式方法,就一定可以和年輕一代溝通,使他們樂於親近,樂於交流,樂於接受幫助,從而在溝通中得到教益。
著名作家柯岩同誌正是在這方麵取得了成功。她懷著強烈的愛心和責任心,在病痛的折磨下到孩子們中間“蹲”下來,把自己與受教育者放在同一視點上,圍繞著培養社會主義“四有”新人這一中心主題,使自己與受教育者成為知心朋友,和他們促膝談心,耐心地、不厭其煩地從各個不同角度和不同側麵,把自己對世界、對生活的深刻理解,通過生動的事實和例證,深入淺出地向孩子們傾訴,幫助孩子們解決一個又一個困擾著他們的難題,啟發他們應有遠大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應努力追求健全完美的人格。和他們一起討論麵對複雜世界的許多具體現象,如何學會分析、判斷和正確處理。特別是在物欲橫流和世風不正的情況下,如何正確看待金錢和人生價值,如何在各種矛盾中明辨是非……柯岩老師的這些文字,一開始在本報發表,就在社會上、在讀者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尤其是在孩子們心靈中引起了強烈的震動。他們奇妙而親切地稱她為“奶奶姨”,把不願意和家長、和老師、和同學、和朋友說的心裏話,一一向她展示。他們信任她:“您是我唯一可以求救的人了!……快點給我回信吧!求您了!”(吉林/趙海舟)“實在沒折(轍)了,隻有寫信求您了,我想,也隻有您才能幫助我消除心頭的苦悶,幫我放下沉重的思想包袱。”(江蘇/一個下崗的班長)“我希望您能幫我指出一條走出困境的路。”(北京/林雪)他們說:“您的話語,給人以力量,給人以智慧……願您能為我支起奮鬥的起點,伴我踏上那夢寐以求的原野!”(山西/鬆輝)……每天十幾封乃至幾十封孩子的來信,真實地反映了柯岩同誌《和“巨人”對話》這一開創性工作取得的成功。
我們本擬把欄目繼續開辦下去,但因柯岩老師工作過於勞累,健康情況不許,所以決定暫停一下。但這一欄目,我們不會舍棄。如果孩子們的呼聲繼續高漲,如果他們提出更多更新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那麼,可以設想,作為“為了孩子”而不顧自己的一切,被孩子們稱作“專門為學生服務的知心老師”(廣東/龐皓尹)的柯岩老師,一定會在健康允許的情況下重新操筆,再行“對話”。
——這也是我們所企盼的。
孫新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