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伏波將軍令(1 / 2)

“聽錢老這麼說,九姓漁民先祖既然立下此毒誓,那伏波將軍令就是唯一能號令九姓漁民後人的憑證了,不知此令有何奇特之處?而曆史上出現過很多位伏波將軍,是否都擁有此令牌?而我父臨終前,竟沒有絲毫關於此令的遺言,不知是何緣故?”,付老板聽到此言,心中滿是疑惑,不由開口問道,而這些也是我正想知道的。

“見令如見人,隻要擁有此令,便可以號令天下九姓漁民,因為當初九姓漁民先祖立誓時,已經滴血認令過,相傳此令最奇特之處,便是九姓漁民後裔隻要滴血認令,便可喚醒一項異能。至於曆史上出現過的多位伏波將軍,可能有些擁有過此令,有些可能是當朝皇帝想借伏波將軍的名號威懾天下吧。真真假假,已無從考究了。至於你父親臨終時也沒告訴你真相,恐怕是不想後世子孫再受此羈絆,卷入紛爭吧。”,錢姓老人見付老板問起,便將自己所知一一道來。

付老板聽錢姓老人講完,一時默然無語,想到父親不惜以斷絕父子關係相逼自己不要潛水,恐怕也有此意吧,不由得黯然神傷。

“那伏波將軍令下落如何?”,我少年心性,不免對這些奇聞異物深感好奇。

“現在下落不明啊!”錢姓老人歎了口氣,繼續說道:“據傳伏波將軍令自第一任伏波將軍路博德去世後,就下落不明,直到一百五十年後,東漢光武帝時,馬援機緣巧合下得到伏波將軍令,召集九姓漁民後裔,平嶺南之難,出雁門抗擊匈奴,建立不世之功。自路博德、馬援兩位伏波將軍後,後世的伏波將軍是否擁有伏波將軍令,都沒有確切記載。據史冊推斷,三國時曹魏的夏侯惇可能擁有過伏波將軍令,因為夏侯惇麾下有一名摸金校尉,具有九姓漁民中孫姓的盜墓異能,其他是否擁有就難說了。”

我和付老板聽到這,不由大開眼界,嘖嘖稱奇,想不到鼎鼎大名的摸金校尉也有可能是九姓漁民之一。

“錢老,您今天到此,不知有何貴幹?”,付老板想起來,不由問道。

“付老板,聽聞袁老板的海水度假村的紫色海水困局,正是您鼎力相助,才得以化解,我是慕名而來。”錢姓老人說明緣由,又感歎道:“我對此事本有些懷疑,今日得知付老板乃是我船浪人後裔,想必此事不虛!”

付老板和我互相看了一眼,心中有些擔憂:袁老板是否將我的來曆也告知眾人?但細想可能杞人憂天,袁老板如將我的來曆告知眾人,恐怕現在我已經被眾人當做怪物看待了,再者如果度假村出現如此荒誕之事,生意也做不下去了,想必袁老板不會如此愚笨。

“付某隻是盡了綿薄之力,竟得袁老板掛念,受之有愧啊!”付老板見事已至此,隻能說著客套話。

“付老板謙虛了。”錢姓老人往四周看了看,從懷中掏出半張報紙,遞給付老板,低聲說道:“我是為此而來,還請付老板鼎力相助。”

我和付老板不由大感奇怪,一張半邊報紙,需要如此神秘嗎?

付老板接過報紙,我在身後也看了幾眼,這是半張《彭山日報》,隻見頭版頭條寫著:“老虎灘挖出張獻忠沉銀:2005年4月20日上午10時30分左右,PS縣江口鎮岷江大橋附近的老虎灘河床引水工程建設工地上,一輛挖掘機從河床三米深處掘起一鏟沙土,伴隨這鏟沙土落地的,還有一截黑不溜秋像朽木一樣的東西。這朽木從挖掘機鬥子裏滾落到地麵後,眨眼間,一枚枚銀錠烏黑中泛著亮光,其邊緣雖有些殘損,但銀錠身上鑄造時打上的“崇禎十六年八月,紋銀五十兩”字樣清晰可見。出土銀錠藏匿於小筒內。木筒長118厘米,外徑18厘米,為兩個半圓形木樁,將內挖空把銀錠放入其中,然後合在一起,兩頭用鐵絲箍緊。當地文物部門認為,這一意外發現可能為“張獻忠江口沉銀”的傳說找到佐證……”

“張獻忠江口沉銀?難道錢老對此也感興趣?”,付老板看完,有點意外的看向錢姓老人。

“付老板誤會了,我錢某不說富可敵國,至少此生衣食無憂,我對這些財富興趣不大。”錢姓老板擺了擺手說道:“我隻對張獻忠這個人有興趣。”

“對張獻忠感興趣?”付老板有些疑惑。

“是的,”錢姓老人頓了頓,繼續說道:“張獻忠和李闖王同為明朝農民起義軍首領,但自清兵入關,一統天下後,兩人的聲譽卻大不一樣,李闖王聲譽極佳,而張獻忠卻聲名狼藉,劇傳其入川屠蜀。而清史對張獻忠的記載好像也極為忌憚,更是大力詆毀。好像張獻忠掌握了滿清尤為懼怕的事情。再根據老夫所查,當年張獻忠占領鳳陽城,砍光明朝鳳陽皇陵的幾十萬株鬆柏,拆除周圍的建築物和朱元璋出家的龍興寺(又名皇覺寺),甚至還掘了皇帝的祖墳。從這件事情,可以推斷張獻忠身邊必有摸金校尉指點,以此來破壞明朝朱家的風水龍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