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周易八卦陣(1 / 2)

聽到小袁道長說要破陣,眾人猶如泄氣的皮球,沒有一點精神了。這麼大的樹林,如何破陣,何況眾人對陣法是一無所知,談何容易。

“師兄,我們對陣法一無所知,如何破陣?”,我將心中的擔憂說了出來。

“大家不用灰心,我雖不敢稱為高人,但對陣法頗有研究,也許可以一試。”,小袁道長說道。

“嗬嗬,牛鼻子小道,我就覺得你行,破了陣,回去後,我燒一鍋狗肉,弄兩瓶好酒,犒勞,犒勞你!”,林悍摸著亂蓬蓬的頭發,笑嘻嘻的說道。

“必須的!”小袁道長也嬉笑著說道:“此陣我還沒參透是何陣,又是由何人所布。但據我分析最有可能是王夫之老先生所布,那就照此思路來破陣。”

“王夫之老先生久居湖南衡山,此處乃四川CD,兩地相隔甚遠,何況據史書記載王老先生一生並沒有離開過湖南,怎麼會在此布陣呢?”,我腦海中浮現王夫之老先生的生平記載,便問道。

“史書記載王老先生確實沒有離開過湖南,但史書也記載過王老先生卻與張獻忠有過交集,崇禎十六年八月,張獻忠率農民軍攻克衡陽,仰慕王老先生的學識,親自前往,想讓王老先生與其兄弟助其一臂之力,王老先生一生忠義,不願背棄明朝,婉拒了張獻忠的邀請,然後與其兄避匿不見。但在清朝順治三年(1646年),清兵南下進逼兩湖,王老先生隻身赴湘陰上書南明監軍、湖廣巡撫章曠,提出調和南北督軍矛盾,並聯合張獻忠共同抗清,雖未被采納。從此事也可以推測,王老先生與張獻忠還是有聯係的,至少對張獻忠印象不錯。”,小袁道長說道。

“張獻忠一生殺人如麻,甚至有屠川一事,流傳他還有一首七殺碑:‘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善以報天,殺、殺、殺、殺、殺、殺、殺’,王老先生一生為國為民,豈能與他有瓜葛?”,我反駁道。

“張獻忠屠川一事,史書上尚未有定論,何況那首七殺碑是清政府所立,現在在廣漢的一個公共墓地裏,出土了張獻忠的“聖諭碑”。碑文上卻是:‘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也許那些傳言,是汙蔑張獻忠而已。”,小袁道長感歎道。

我細細思量一番,覺得小袁道長所言不無道理,想那清軍進川時曆時二十餘載,才最終平定四川之亂,如果張獻忠真有屠川一事,哪裏還有川人來抵抗清軍入川。想到此,我不再反駁,隻是說道:“王老先生一生學富五車,舉凡經學、子學、史學、文學、政理等各門學術,造詣無不精深,天文、曆數、醫理、兵法乃至卜筮、星象,亦旁涉兼通,且留心當時傳入的“西學”。就算此陣是他老人家所布,也無從下手啊。”

“王老先生學識淵博,但所學真正能用在布陣上的,恐怕是老先生精通的《周易》,王老先生一生對《周易》研究頗深,著有《周易外傳》、《周易內傳》兩部書,《周易》衍生八卦,此陣最有可能便是周易八卦陣了。”,小袁道長推測道。

“周易八卦陣?那與諸葛孔明的八卦陣可有區別?”,我問道。

“諸葛孔明的八卦陣以亂石堆成石陣,按遁甲分成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變化萬端,可當十萬精兵,主要用於戰場。此樹林布的陣,應該不是用於對敵,而是困人。王老先生悲天憫人,恐怕隻是想讓人知難而退,不要進入白墳吧。”,小袁道長說道。

“這麼大一片樹林,如果是個八卦陣,是如何布陣的?又從何能破陣?”,我感到束手無策,說道。

“古人能撒豆成兵,想必布陣之人也會撒木成林了。要破此陣,必須找出生門,既然此陣隻是想困住闖入此地的人,那麼每門中應該又布有小八卦陣,而小八卦陣也唯有生門可以活人,各位想想,要在此片樹林中生存,必須具備何物?”,小袁道長邊分析,邊問道。

“吃的啊,沒吃的,不是要餓死在此地。”,林悍大咧咧的說道。

“吃的這裏遍地都是,哪裏會餓死人。”,李燕爾四處看看了說道。

“哪裏有吃的啊?我怎麼沒發現。”,林悍說道。

“這是什麼?”,李燕爾從身旁的草叢中,撥弄了一會,拿出兩個野果,問道。

“這也能吃,塞牙縫都不夠?”,林悍搖著頭說道。

“燕爾姑娘說的不錯,此片樹林雖雜草叢生,但也有不少野果,野菜可以果腹,甚至還有一些野獸和飛禽,吃飽肚子是不成問題的,但除了吃,我們需要一件最重要的東西。”,小袁道長說道。

“水!”,眾人異口同聲道,隻有林悍憨憨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