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的某一天,那是一個陰霾的日子,似乎山川大地都在為之哭泣,一聲噩耗傳來:宋先生去世了!我簡直不敢相信,但這竟是事實。當我坐飛機趕到北京,宋先生教過的學生已從河北,湖北、湖南;新疆,重慶、四川;哈爾濱,廣東、廣西;內蒙,江西、江蘇……從四麵八方出發,奔赴到先生的靈前,含著眼淚最後一次為先生送行!
先生為國學盡力,為教育獻身的精神激勵著他的每一位學生!
先生逝世已兩周年,我捧出自己三年前的博士論文作修訂,見到先生當年用紅筆圈改的地方,淚水不知不覺打濕了雙眼,甚至有好幾次痛哭起來。已是2003年春節期間,論文初稿草成,宋先生在百忙中抽出時間認真地批改;二稿寫就,先生還是那麼一絲不苟地批改,從篇章結構到文獻數據的引證,先生都一一地進行了斧正。至今記得:沒有導師的指點,我無法寫出《李白詩歌中的並列式複合詞研究》;沒有師母的鼓勵,我更堅持不下來。這本小書凝結著老師、師母的心血啊!但隻能對師母端木黎明老師說一聲:學生由衷地感謝您!
先生不幸英年早逝。我以本書的出版祭奠先生的在天之靈!
先生對國學嚴謹求實的精神,廣博深厚的學識,高潔懿美的品德,將永遠值得我踐行!
今天,將博士論文修改成書,再一次深深地感到:李詩令我開新麵!李白的詩是盛夏的蓮花,清水出芙蓉;李白的詩是盛夏的太陽,光焰萬丈長。李白的思路天馬行空,可他脫口而出的詩篇,確又是“無一句無來曆”。“直掛雲帆濟滄海”!不怕挫折,鼓起風帆,勇往直前,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精神。這種精神會鞭策著我將進一步地去開掘李白詩歌語言詞彙研究,為唐詩這份寶貴的文學遺產做一點實實在在的研究,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我是非常幸運的,這本小書在寫作和修改的過程中,曾多次請教四川大學的向熹先生,得到了先生認真的指點。在此對向先生表示誠摯的謝意!
北京大學的蔣紹愚先生、北京師範大學的王寜先生、陝西師範大學的胡安順先生、四川大學的趙振鐸先生、俞理明教授,四川師範大學的劉誌成先生,當年對我的博士論文提出了寶貴的修改意見,請讓我向幾位先生一並深致謝意!
四川師範大學科研負責領導積極支持,四川辭書出版社在編輯、審稿、出版等方麵做了很多工作,付出了很多辛苦,使本書能順利出版,借此機會表示深切的感謝!
在這裏,我還要感謝博士期間的師兄師弟、師姐師妹給予我的幫助!
最後,我不得不說:這本小書雖然出版了,但隻能算作對李白詩歌詞語做了一點初淺的探討,由於本人才疏學淺,教學工作繁忙,書中錯誤的地方肯定不少,敬請專家學者批評指正。
黃 英
2007年10月於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