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後記(1 / 1)

自西晉建製1700多年來,到過寧海的文人墨客數不勝數,留下了眾多的華美篇章。編者整理這部《曆代文人筆下的寧海》目的是記錄與寧海相關的古代著作,以便將古文化傳承下來。

我希望這部書能讓大家看到寧海古代的曆史文化、風土人情、鄉風民俗、神話傳說、名人軼事、遺址遺跡……但在整理的過程中,編者深感力不從心。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內容龐雜,所涵蓋的範圍甚至超出了編者原擬定的條目。一邊感歎著,一邊努力著,由於編者的閱曆有限,學識不足,很多詩詞未能做詳盡的注解,這也是一個遺憾。再者,古代詩人的著作過於豐厚,例如,“閬風先生”舒嶽祥,光其一人的詩作數量已相當可觀,於是我也隻能從中挑選幾首。而另有許多文人的詩詞之作在朝代更迭、政權交替的動亂中多有遺失,甚至很多作品的作者隻留一名,卻無詳細生卒可考。這為我的注解帶來了更大的難題。

本書中,除去寧海當地的文人外,也有寧海之外的文人到寧海遊覽或任職時留下的詩作,亦有與寧海文人相交的其他詩人的作品。如陳長官、田什將軍,雖非寧海人,但其為寧海百姓所作的貢獻,足以稱得上是寧海的先賢名士。此外,本書的地域範圍為古寧海,即包含1949年劃分出去的三門縣部分地域,主要以天台山脈為基準。

本書的資料來源主要為《寧海縣誌》、《三門詩詞選》、《全唐詩》、《明史》等,引用部分專家對某些詩作的注解。這部書不論從注解還是從內容來說,都有待提高,但是我希望能拋磚引玉,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與研究寧海古代文化,使其可以大放光芒,世代傳承。

沈微

2OI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