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之所以是秘密,是因為它隻能在特定的人之間分享,而不是讓所有關係好的人都知道。這就是為什麼近乎他所有的事我都知道,而我絕大多數的事他都不知道的原因。我不讓他知道我的事,是有原因的。至於原因我沒告訴過他,他自己恐怕能猜個大概,所以他也就沒問過。記得他剛上一年級那會,高傲的不行。一個不知世事的孩子,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那麼高的心性。這個高傲不是說他待人冷漠,而是他骨子裏透出的讓人無法逾越的自尊。這一點也淋漓盡致的反映在他不受拘束天馬行空的思想上。一年級的時候,老師布置的語文作業,幾乎都是抄課文,抄詞語。而用來抄寫的本子是印有田子格的。這無疑是為了讓我們從小養成寫字工整的習慣。但是奇怪的是,他的字寫的很大,每個字都比田字格還要大。準確來說,不是田字格把他的字包在了裏麵,而是他的字把田字格包在了裏麵。就這事,老師說過他幾次讓他去盡量改正,但是一次次的作業還是讓老師不滿。最後老師也不再說他這個毛病,似乎老師也選擇尊重他的個性,但是卻沒人知道他究竟有沒有嚐試過改正,包括我在內。這件事他從未對我敘說,隻是我憑著自己的記憶去寫的。後來我想,他也許就是這樣一個受約束就會不自在的人吧。就是這樣一個人,也有怕別人知道而取笑他的秘密,一個先前隻有他二姨媽才知道的秘密。
他二姨媽來到上海,剛見到他就被他的調皮所折服。那個時候他三歲,幼兒園沒現在這麼發達,家長也沒有多餘的錢早早的送孩子去幼兒園上學,所以他才有比現在的孩子更多的家庭教育。他二姨媽那時候也年輕,是個十九歲的姑娘,出落的亭亭玉立的。兩個孩子在一起,都有好勝心,都想讓對方聽自己的。他想讓二姨媽聽他的,帶他去公園,去麵包廠,去父母租的房子的後麵的山坡上玩。他二姨媽隻想讓他安靜下來,這樣可以做點自己的事,例如聽聽收音機裏的音樂,和同齡人學著跳跳舞。他二姨媽白天帶著他在店裏幫忙,晚上帶他回到租住的房子裏睡覺。晚上的時光總是那麼長,尤其當你在做一件你不想做的事的時候。所以,剛開始的三個晚上,他二姨媽帶他帶的很辛苦。第四天晚上,他忽然纏著二姨媽給他講故事,還耍賴道:“你不講故事給我聽,我就不睡覺,就不,就不……”。他二姨媽沒有這方麵的經驗,也沒有讀過多少書,就將小時候在家聽長輩們說的那些故事每晚講一些給他聽。當天晚上,他二姨媽講的故事是稻草人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在農村,種田是農民伯伯的大事。一年的辛苦全指望著有好的收成來回報。每年當稻子快要成熟,可以收成的時候,如果田裏沒人看著,總有成群結隊的麻雀在田裏吃稻子。這會讓農民伯伯的收成越來越不好,但是農民伯伯又不能一直在田裏待著趕走麻雀,所以需要想個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於是,農民伯伯開始用稻草做成人的形狀插在田裏,讓麻雀誤以為是人而不敢來吃稻子。這個方法確實有效。麻雀在天上大老遠看見了稻草人,就不敢來田裏吃稻子。但久而久之,麻雀發現這個稻草人有點奇怪,總是在那一動不動。於是它們就飛到田裏,剛開始停在離稻草人很遠的那一邊,慢慢的靠近顆粒飽滿的稻子,用嘴快速的啄一口,順便揮動著翅膀作好起飛的姿勢,但是卻發現稻草人始終一動不動。漸漸的麻雀們開始膽大起來,不僅不在吃稻子的時候作好起飛的姿勢了,而且隨著稻子的越來越少,它們開始在越來越靠近稻草人的那一邊啄食稻子。這似乎在對農民伯伯說:“看我多麼大膽,敢在你眼皮底下吃你的稻子”。農民伯伯看到被吃的所剩無幾的稻子,心裏很難過,想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又實在想不出好的方法。後來,有一個叫張林的農民想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他的方法很簡單卻很有效,他在每個稻草人的手上套上兩個常常的紅口袋,口袋的一半套在稻草人的手臂上,另一半任由它隨風飄揚。這樣大老遠看來,稻草人真的像活了一樣,自此以後麻雀們再也不敢來吃稻子了。農民伯伯的收成也越來越好。故事講到這裏就完了,他卻聽得津津有味,吵著想聽第二個,第三個。他二姨媽卻知道,這故事一晚上不能講的多了,一方麵自己也沒多少故事可以講,另一方麵一晚上把故事都講完了,今晚和之後的晚上都不用睡了。於是他二姨媽想了想安慰他道:“你今晚先睡覺,要是你聽話的話,以後每晚都給你講個故事”。他很高興,但又戀戀不舍,最後實在是太疲了,伴著對套著紅袋子的稻草人的想象進入了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