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光駕駛ZF-0離開了那激戰地點。楊在那次和光的戰鬥後選擇了失蹤,沒有楊的反統合軍自然不會再給統合軍造成什麼威脅,統合軍繼續蠶食著反統合軍的領地和資源。光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進行科研工作,盡管統合軍最高統帥部力邀光從軍,甚至開出了及其誘人的條件(進入最高統帥部),不過光還是拒絕了。
“如果我出戰的話,那就根本不是戰爭,而是屠殺。對於這種無聊的行動,我沒有興趣。”這是光的原話。
時間指向了2408年,這一年,光隻有24歲,卻終於有了足以改變整個局勢的科研成果——超短距離空間躍遷技術。真可謂是子承父業啊。
其實自從TF-0投入實戰後那提升並不算太明顯的戰鬥力使光明白自己的成果雖好卻有些背離實際,至少短時間內恐怕還是沒法找到可以讓TF-0發揮全力的機師。所以之後除了進行必要的調試以使這種機甲可以更符自己的操作習慣外,光將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自己的父親曾經的研究成果中來,當然還有一些暫時不為人知的研究。光閱讀了父親留下的幾乎所有作品,包括很多和空間躍遷技術關聯並不十分緊密的著作,可以說光對於自己的父親的完整的印象正是在這段時間慢慢形成的。說心裏話,光並不認同父親的很多處事方式,但這並不妨礙光熟悉和掌握父親留下的技術。在此之後,經過了無數次試驗後,光終於取得了突破。
為什麼說這種超短距離空間躍遷技術是決定性的呢?因為這項技術的應用,使得在地球範圍內的空間躍遷都成為可能,這樣也就徹底取消了戰線的概念。“這才是最符合宇宙戰爭的理念。整個三維的空間內任意的地方都可能爆發戰鬥,而不是像現在的軍事理論那樣還分前線和後方。人類因為那個條約的限製而一直沒有機會進行一場宇宙戰爭,當然我並不是否認那個條約的積極意義,不過如果外星人來攻打地球的話,他們可不會在乎什麼條約。人類必須勇敢的走出地球。我知道我們派遣的探索隊是有一定戰鬥能力的,但是那種規模,還遠遠不夠。這些都是後話,總之,有了這個技術後,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幾乎可以攻擊反統合軍的任何戰略據點。我相信這樣一來的話戰爭不會再持續很久的。”這是光在宣布這項新技術時對公眾所說的話。
然後,正如光所料,統合軍利用超短距離空間躍遷技術,通俗點說,類似於瞬移,攻擊反統合軍的防衛薄弱的據點,使得反統合軍根本來不及調動部隊進行相應的防守,而且最主要是帶給反統合軍心靈上的衝擊,每次的進攻都有如神兵天降一般,反統合軍很快就奔潰了。這場持續了23年的全球戰爭,終於以統合軍的勝利告終。戰爭雖然贏了,但卻留下一大堆的問題。首當其衝就是今後的發展。在這點上,光成功說服了所有人,繼續維持統合軍戰時的領導方式,準備建造地球宇宙防線,以保衛地球賴以生存的能源發生裝置和人類的母星;同時加緊建造適合宇宙戰用武器,並訓練軍人適應宇宙戰。畢竟大家當時都是認同外星人會出現的,所以在這點上達成一致並不困難。光也適時的推出了TF-1型機甲,相比於TF-0型,TF-1型完全針對宇宙作戰進行了強化,因此重力模式下作戰性能還略輸TF-0;而相應的,光自己的座機也升格成了ZF-1型,當然這最初的作用是留著備用,以方便光隨時出戰。畢竟他還是目前最強的機師。不過後來發生的一係列事情卻是誰也沒有預料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