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銅爐(1 / 2)

翌日,兩輛馬車先後從陰陽穀出。前麵一輛馬車裏坐著薑容幾人,蕭瑜也跟著擠了進去,後麵一輛車裏則是裴秀以及流風回雪三人。

一行人徑直朝著一個方向而去。

揚州,銅爐山。

銅爐山外形似一座巨大的“銅爐”,其名由此而來。

因著銅爐山內隱藏著岩漿火脈,導致山體表麵常年高溫熾熱,因此山上植被很是稀少,半山下還好,半山腰往上就基本是一片光禿禿的景象了,就連飛鳥也很少有在這裏安窩築巢的。

從半山腰的位置開始,山體盡皆裸露在外,看去時一片通紅,恰似一座燒紅的銅爐。

且其上遍布有大大的洞穴,或深或淺,淺的不過幾丈就能走到盡頭,深者可能九曲十八彎一直通到山腹深處的岩漿火脈之中。

尋常少有人到這裏來,不過對於鑄造師而言,銅爐山卻是一片聖地。

因為鑄造師煉器少不了要用到火,而銅爐山內然的岩漿火脈和人為的凡火相比,不知要出多少,煉出絕世神兵的幾率也要高得多。所以可以想見銅爐山對於鑄造師的吸引力了。

然而煉器時既要有充分的火焰,還不能溫度太高,免得鑄造師無法承受。細數下來,銅爐山內能夠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的地方,也隻有為數不多的幾處而已。

這幾處地方被依勢建造成了數間煉器室,室內引入火脈,煉器時極為方便。

煉器室共有一十二間,以位置優劣而言,依次被分為了甲、乙、丙、丁;地甲、地乙、地丙、地丁;玄甲、玄乙、玄丙、玄丁;黃甲、黃乙、黃丙、黃丁這十二間。

煉器室隻有十二間,是有數的,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然而想要進到這裏麵煉器的鑄造師又太多,這也就造成了一種僧多粥少的局麵。

由此,各地的鑄造師們每五年都會舉行一場煉器比試,以煉器水平的高低來決定這十二間煉器室的歸屬。

其餘人則沒有資格進入其中。

銅爐山下坐落著一個鎮,鎮名就叫做“銅爐鎮”,乃是因銅爐山演化而來。

原本這裏並沒有什麼人家,隻是因著每五年的煉器比試都在這裏舉行,漸漸聚攏了不少人氣。

剛開始時煉器比試隻是一件鑄造師行內的盛事而已,然而漸漸地,每屆的煉器比試不僅吸引來了各地的鑄造師們,更有許多行外的人都慕名而來。

因此每次的煉器比試銅爐山這一片就熱鬧不已,與此同時,不少的商販看到了這裏的商機,紛紛到這裏來做生意,許多人家更是從此安家落戶住了下來。

幾十上百年過去了,銅爐鎮便紮根在這裏了。而每五年的煉器比試也成了銅爐鎮上難得的盛事,比之過年還要熱鬧許多。相應的,煉器比試也愈的正規、盛大,更加的廣為人知。

在大祁朝這幾乎是一件家喻戶曉的事情了。

連帶的,銅爐鎮也展得更加繁華熱鬧,雖是一座鎮,其實規模比起一座城來也不遑多讓。鎮上多經營鐵器刀劍,習武風氣甚濃,常有江湖人行走其間。

也不知是煉器比試成就了銅爐鎮,還是銅爐鎮成就了煉器比試。

在靠近山口的位置,這裏起了幾座石屋,成掎角之勢將入口擋住了,以防有人貿然從這裏闖進去。

這時一輛馬車緩緩駛過來,即使到了石屋麵前也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打算。

眼見著馬車就要進山,其中一座石屋中猛地竄出來個中年漢子,直接將路擋住了,叉腰高喝一聲道:“呔,站住!閑雜人等不準進去!”

趕車的少年輕揚了下馬鞭,衝著那中年漢子笑道:“楊大哥,怎麼出去一趟你連我都不認得了?”

聽見聲音,楊衛東定睛一看,喲,那不是霍老的徒弟韓宗魏又是哪個?

他忙讓開了,賠笑道:“原是韓公子,恕的眼拙,竟一時沒看出來。您請進請進。”

能讓韓公子趕車的除了霍老那還有誰?而霍老那是什麼人物?

連續三屆煉器比試的魁!常駐銅爐山字號煉器室的鑄造大師!銅爐鎮上大名鼎鼎的煉器高手!

他老人家進銅爐山那就跟進自己家一樣,哪裏還需要什麼身份牌?

所以楊衛東立刻就閃開了。

韓宗魏並不自恃身份,反而很是親熱地朝他招呼道:“楊大哥,弟在外頭得了一壇子好酒,等閑了我來找您嗑嗑——”

楊衛東一麵歡喜地應了,一麵伸長了脖子朝馬車裏頭望著,希望能見上霍老一麵。奈何霍老輕易是不露麵的,他哪裏能見的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