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陶公(1 / 2)

李元爽舉著雞腿兒眼巴巴地看著老人……盤中的牛肉,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老人兩指鉗了一塊牛肉送進嘴裏,嚼了嚼,喝口酒,咂咂嘴,覷他一眼,這才開口道:“你當你那雞腿是什麼好物!也能和我這鹵牛肉片兒比?知道我這牛肉怎麼來的不?”

李元爽搖頭,幹脆拿起雞腿啃了起來。

“我這牛肉,選的是關外汁多肉嫩的肉牛腱子上的那一塊,選用老王家的頂級秘方,以文火鹵了足足三,還不算完!這三內,每時每刻旁邊兒都缺不了人,隔一個時辰就往裏頭加一次鹵汁兒,另還有其他的一些材料。

“等到牛肉終於鹵好之後,取出來一片片切得薄如蟬翼,才得了這麼一盤子。你那雞腿兒也能和這個比?”

李元爽搖頭,“不能比不能比,絕對滴不能比啊!”

完了腆著臉問:“那您老能不能賞我一片嚐嚐啊?我實在是太想吃了!看在咱倆同是吃貨的份兒上,您就可憐可憐我唄?”

老人漫不經心地輕哼了一聲,“好罷,看在你子還算順眼的份兒上,我就勉為其難賞你一片,讓你嚐個味兒吧。免得把你子給饞死了,那我可就罪過大了。”

“多謝多謝!”李元爽眉開眼笑,忙不迭道謝。

外頭八個人看得是無語至極,這位就是最後一關的守關者陶公?這也太讓人幻滅了些吧?

好的高人風範呢?好的名士派頭呢?好的大俠氣勢呢?

怎麼一個都不見,就見著一個老吃貨了。

第九關——博卿一笑。這個“卿”,就是指的陶公。

薑容想起之前調查到的關於陶公的資料,上頭有一段話是這樣描述他的:

“……自稱少為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駿馬,好美食;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博洽多通,經史子集,無不該悉,文地理,靡不涉獵。玩物之紈絝、玩世之名士也!”

陶公原為官宦世家子弟,家中頗有權勢,因此他可以是錦繡富貴堆裏頭長大的,從就養成了一副紈絝性子。

後來家道中落,飽嚐人情冷暖,他忽而銷聲匿跡,再出現,已是一代武功大師,江湖中盡人皆知。

再後來,這位不知怎的又與龍椅上的那位勾搭上了,交情頗厚,皇帝有時候甚至會拿朝中政事來請教他。

世人所知的“三公五侯七貴九家十派”中的三公,那最後一位便是麵前的這位陶公了。由此可知其地位然也。

以一介白身而與舉世聞名位高權重的鎮國公與護國公這兩位國公爺齊名,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得到的。

甚至有傳言,皇帝曾經想請他出山到朝中來給他當宰相,結果他沒應,依舊隱居深山,過他的逍遙隱居生活。

然而皇帝不僅沒怪罪他,還依舊時常給他鴻雁傳書,拿朝政來煩他。

所以世人戲稱他為“山中宰相”。

大祁朝官員製度為三公九卿製,三公分別為大司馬、大司空以及宰相,大司馬主、大司空主土、宰相主人。

所以“三公”有時候也指這三位,不過一般情況下指的還是鎮國公、護國公以及陶公。

三公之上,有太傅、太師以及太保,頭銜高而無實權。

像之前的“一言動京都,位至上九卿。名花詩聖手,解甲田園侯”的鄭景瑞鄭老大人,就曾經被加封為太傅一職。

九卿分為上九卿和下九卿,上九卿分別為太常寺卿、光祿寺卿、太仆、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禦史大夫以及太尉。

其中禦史大夫掌邦國刑憲、典章之政令,以肅正朝列,乃為宰相副手。

太尉則管理軍事,下有分管諸事的西曹、東曹、戶曹、奏曹、辭曹、賊曹、金曹、倉曹等曹。

前世蕭玨就做到了九卿之一的太尉,可謂是位高權重。

禦史大夫和太尉,可以是九卿裏麵代表著一文一武的兩大職位,非得皇帝之信任以及能力出眾者不得擔任。

下九卿則分別為大行、少府、衛尉、執金吾、右內史、左向使、主爵都尉、太子太傅、太子少傅。

下九卿比起上九卿,職權就要弱了許多,但同樣也都是權柄顯赫者。

至於九卿之下,還另有許多職品官位,在此就不一一細。

陶公被人戲稱為“山中宰相”,雖是戲稱,但也可見其在世人心中的形象與高度。另一方麵,也離不了當權者的看重與讚譽。

由此,就可見陶公能力之卓絕,名聲之鼎盛了。

這樣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老者,此刻,竟然在這裏袒胸露乳、赤足光腳,還“粗魯”地直接拿手吃東西,可真真叫人大跌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