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
藝術如同宇宙,都是為自身的目的而存在著的。
——《論浪漫派》
宇宙亙古不變,雖說人們在判斷它的時候,看法不斷改變;同樣藝術也不得依賴於人們時時轉變的觀點。
——《論浪漫派》
文藝的精靈親吻了一下沉沉入睡的春天,春天便笑盈盈地睜開眼睛,於是所有的玫瑰吐露芬芳,所有的夜鶯縱聲歌唱。
——《論浪漫派》
作為藝術家,他要求藝術表現最清晰明朗的自我意識。
——《論浪漫派》
有的詩人和大自然融成一體,使大自然也賦有人類的喜怒哀樂。
——《論浪漫派》
稀奇古怪而又具有預兆意味的是,哪怕是書中最荒誕不經的人物,我們也覺得那樣麵熟,仿佛我們昔日曾和他們親密相處共同生活過一陣。
——《論浪漫派》
這位詩人缺少一點東西,而這點東西恰好是老百姓在書籍裏尋找的:這就是生活。
——《論浪漫派》
我們的時代要求的是生活中真正的人物,最不需要的就是鍾情於貴族騎士的水妖們。
——《論浪漫派》
老百姓希望受到感動。
——《論浪漫派》
在這種作品裏,充滿了神秘莫測的深情,仿佛作者和自然界,尤其和花木頑石有著一種稀奇古怪的默契。
——《論浪漫派》
《浮士德》之所以雅俗共賞,題材又是其主要原因。
——《論浪漫派》
藝術家總是應該把題材處理得形象鮮明的。
——《論浪漫派》
精神到了他的手裏,變成物質,他賦予它優美可愛的形式。
——《論浪漫派》
古典藝術隻表現有限的事物,它塑造的形象都可以和藝術家的思想完全一致。
——《論浪漫派》
浪漫主義藝術表現的,或者不如說暗示的,乃是無限的事物,盡是些虛幻的關係,他們仰仗的是一套傳統的象征手法,或者進而仰仗譬喻。
——《論浪漫派》
造型藝術也非得表現精神對物質的勝利不可,可是又不得不采用物質來作為它們的表現手段。
——《論浪漫派》
在建築裏表現出和詩藝裏同樣的譬喻的傾向。
——《論浪漫派》
有些民族的詩歌同樣想表現無限的事物,並且產生出一些幻想的驚人東西。
——《論浪漫派》
無論是在浪漫主義的現代藝術中,或是在古代藝術裏,形象鮮明的塑造,都應該是主要的。
——《論浪漫派》
我們必須重新振奮,重新去探索那埋沒已久的中世紀素材單純的文藝源泉,於是返老還童的仙漿便會向我們迸湧出來。
——《論浪漫派》
無論是文學史還是自然史,總是抓住一些特別突出的形象加以描寫。
——《論浪漫派》
畫家大概比較幸運,因為他們的表現材料——顏色,不可捉摸,虛無縹緲,不像雕刻家的材料那樣和唯靈主義水火不容。
——《論浪漫派》
文學史是一所碩大無朋的停屍場,人人都在那裏尋找自己親愛的死者,或亡故的親友。
——《論浪漫派》
猶如美麗的塑像點綴一座花園,可是它們畢竟隻是塑像。人們可以對它們鍾情熱戀,可是它們是不會生兒育女的。
——《論浪漫派》
任何一位有個性的藝術家,尤其是任何一個新的藝術天才,都隻能按他自己特殊的、與生俱來的美學標準加以評價。清規戒律之類更加不適用於這種傑出的藝術家。正如門采爾所說,對於年輕的巨人不存在任何劍法,因為他們一動手你用任何姿勢也休想招架得住。對每個天才都必須進行研究,都隻能以他想幹什麼來評判他。
——《論法國畫家》
誰用最少和最簡單的象征表達出最多和最深刻的思想,誰就是最偉大的藝術家。
——《論法國畫家》
我把歎息和苦痛,
灌輸在這本書中,
你要是把它打開,
就露出我的隱衷。
——《詩歌集》
在我最近的歌裏,
要是還脫離不了
那往日的淒涼音調,
請你不要心焦!
稍待,我這悲歌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