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雨本來就因為顏值走紅,尤其是可愛的臉,配上甜美的微笑,對各路宅男的殺傷力絕對五顆星以上。現在又有了“雨點”這麼個外號,意外的竟然讓人覺得這個稱呼很萌。
所以韓雨的微博下麵,很快就出現了這樣一幕:
“摸摸我家雨點,不要哭,我們都在呢!”
“雨點入戲這麼深,千萬要走出來呀!”
“你們發現了沒有,雨點在發布會上笑的沒心沒肺的樣子,意外的好萌啊!”
“看雨點和徐朗大叔的互動,好像已經走出來了呢”
“徐朗大叔?哈哈,樓上的,你夠了!”
“韓雨粉絲團報到,雨點加油!”
“嗚嗚,心疼雨點!”
“韓雨粉絲團報到,雨點加油!”
“韓雨粉絲後援會報到,雨點加油!”
……
留言五花八門,但無一例外的,粉絲們都開始稱呼“雨點”這個名字。
韓雨過了一個時左右,都準備洗漱睡覺了,才後知後覺的發現這個情況。倒沒有絲毫的不開心,本身她也挺喜歡“雨點”這個稱呼的。隻是留言中很多人都在關心她入戲太深的事情,讓韓雨一陣感動。
想了想,在臨睡前,韓雨又發了一條微博:“感謝大家的關心。我早就沒事啦[調皮],其實早在拍攝期間,聽了陸導的開導和安排我就沒事啦,隻是他們不相信我[委屈]。我更應該感謝劇組,感謝孩子們,經過這次考驗,我才算真正長大啦!我也會陪伴你們繼續成長的![加油][加油]
微博下麵,韓雨還陪上了幾張在江城和孩子們一起拍的照片。很多都是高宇拍的,照片上,韓雨和孩子們一起,笑的很開心。
發完微博,韓雨就準備睡了。然而怎麼也想不到,就這樣一條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微博,居然引發了一場罵戰,再次把這件事情推到了風口上。
在華夏,自媒體和網絡輿論昌盛的時候,有一批人,被稱為公知。
公知是什麼?字麵理解,就是公共知識分子。在新世紀網絡大時代到來之前,公知這個詞還是褒義的。早期公知是知識分子群體中最親民的一類人,肩負著開啟民智、引導輿論的作用。
因為他們是具有學術背景和專業素質的知識者,是對社會進言並參與公共事務的行動者,同時還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道義擔當的理想者。
然而在華夏,有這樣一批人,貌似公正博學,實則搖擺不定,自視甚高,以下評判為已任,視政府和百姓問題多多,自認擔綱啟蒙責任,誨人不倦。
在自媒體時代到來之前,或者因為自身能力的問題,或者因為周圍受眾的問題,這樣一群所謂的“公知”,並沒有什麼知名度,支持者也甚少,沒有形成什麼氣候,更沒有人聽他們話。
而微博的出現,讓這些“偽公知”們迅速找到了自己可以“發光發熱”的平台。因為他們平時發表出來的一些言論,見解奇特,並且在很多時候是有道理的,所以能聚集大批的粉絲和支持者。
更有一些大V和偽公知,為了快速的打出名氣,和擴大影響力,開始懟明星。為啥要懟明星呢?因為明星都生活在聚光燈下,出現任何的瑕疵,不好的細節,都會被迅速放大,成為全民焦點。這種行為在十年前叫有正義感,在十年後就叫蹭熱度。
並且這些偽公知本身不混娛樂圈,所以即便是懟了這些明星,回歸到現實之後大家也不會有什麼交集,更不怕對方報複。你報複的越狠,他就越來勁。所以很多明星會在私下裏選擇花錢擺平,好息事寧人。這就又給了對方一種錯覺,覺得自己是正義的,而明星都是醜惡的。同時還自以為找到了生財之道。
在微博上,有一個網名叫做首席觀察學家的大V,看到了光線這一係列的動作和幾位主創的微博,以為自己“主持正義”的機會來了,於是在臨近午夜,當事人都休息了之後,發表了一篇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