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中國議題(2)(1 / 3)

答:當時上海周邊華東地區遭受了嚴重的水災,我和飛行員說,盡可能低空飛行,隻要不擾民就行。我希望親眼確認水災的情況。我和李鵬先生說,有什麼我們可以做的,請告訴我們,我們盡可能提供幫助。飛機上所見,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裏。在第一次的首腦會談上我就說了這件事。至於和美國的關係,美國和日本打過仗,但是美國的民主有廣大的胸懷,美國想要把日本變成一個有經濟實力的民主國家,所以戰後他們采取了占領政策。我目睹了這個發展過程。和這樣的國家搞好關係是一件好事。坦率地說,看到歐洲的實際情況,有很多問題,比如齊奧塞斯庫,最後與民主主義背道而馳。日本變成一個類似於美國那樣的民主國家是很幸福的。大家都會變得好起來。美國也想把伊拉克引導為一個以日本為模式的民主國家,但結果卻全然不同。美國占領日本時,日本沒有發生恐怖事件。但在伊拉克,美軍遭到很多恐怖襲擊,美國也提出要注意到伊拉克和日本的不同。日本是在戰後建設國家時,以美國為模式,結果實現了經濟成長。戰後日本的前進方向沒有錯。我和德國的關係比較密切,東德最後的總理漢斯.莫德羅對我說,日本沒有學錯教科書。這是很寶貴的一句話。在這個意義上,我現在也堅信,日本建成了一個以美國為樣本的自由、民主的國家。戰後美國和日本的關係有時會遭到歐洲的抱怨,在中國看來,中國也作了很多好的事情,而日本卻一邊倒。我知道有這些批評,對此我們謙虛接受。如果從結論開始說,我們和中國要雙贏。

問:你如何評價麥克阿瑟?今天日本國家的格局,乃至日本的憲法,都深深地留下了麥克阿瑟的印記。

答:我印象中的麥克阿瑟,他一直是上汽車、下汽車,沒有特別的親近感。那個人當時是最高司令官,我懷著敬意看他。當時我隻是個學生,也不能碰到他,和他說Hello。我相信麥克阿瑟的善意,他希望日本成為美國式的國家,所以才那樣去做。雖然他壯誌未酬離開日本,但他相信日本一定會成為民主國家。

問:2002您見江澤民主席,江主席說,中日友好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您如何看中日關係的未來?

答:江澤民的日語非常流利。在當首相之前,我做過日本海外協力機構(JICA)向海外派遣誌願者的負責人。一開始,我並沒有積極地向中國派誌願者,我說要等一等。江澤民不知道從哪裏知道了這件事,他和我說,那是個很好、很出色的製度,請多多地向中國派。於是我說,既然閣下如此說,我現在是委員長,我回國後,一定派遣。1984年中日友好醫院剛剛建成,1986年向中國派的第一批協力隊成員,就是派到中日友好醫院的護士,並一直持續到今天。這之後我也和江澤民時有見麵,中國的環境保護意識開始覺醒,江澤民建議我去上海見黃菊市長,因為上海在環境方麵努力不夠,中國受到了世界上的很多批評。他對我說,你去上海,以在環保領域先進國家的身份,督促黃菊在環境方麵多努力。是江澤民這樣對我說的。我從北京回日本的路上,在上海停留,見了黃菊。我當然不能說江澤民派我來教你,我把話變了一下,說江澤民讓我來上海,看浦東開發。他們陪我看浦東。水災的時候,浦東開發區還沒有規劃。我和黃菊說,必須好好推動環境保護。在日本和中國之間通常會吹偏西風,原因不在日本,也不在中國,但浦東建成之後,如果隨意排放,就會發生(汙染)問題。後來黃菊去中央,成了副總理,我再見他的時候說,我當時好像很內行地向你提了很多建議,黃菊說他還記得,他說有過外長經驗的黃華,也了解環境問題。如果在中國介紹日本的環境保護,請叫上黃華。當時在南京上海,經常舉辦環保方麵的研討會。黃菊請我以日本代表的身份參加。這之後我有幾次因為環境問題訪問了中國。中國還請我去看教育,我去了新疆的烏魯木齊和吐魯番,那些地方的義務教育還沒有普及,當時中國說上海和北京可以在幾年之內百分之百普及義務教育。中國要求我們介紹義務教育方麵的成功經驗,我也盡力做了。

問:日本新首相鳩山由紀夫和韓國總統李明博剛剛訪問了北京,三國提出了東亞共同體的概念,對此您有什麼評價?

答:如果三方真的齊心協力,對東亞當然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有一個擔心,目前的說法是沒有美國,把美國排除在外。以前馬哈蒂爾在我當總理的時候也曾對我說,做一個東亞東共同體,EAEC。當時的美國副總統奎爾飛到東京,和我說,要在首相官邸之外的地方,不見媒體,有秘密的話要說。他說,如果日本參與,我們會很為難,因為沒有美國的參加。當時奎爾查了日程,知道我馬上要和馬哈蒂爾會談,美國知道後馬上就來了,希望日本不要給出同意的答複,美國對此表示非常擔心。當然,最近美國不再那麼獨斷專行了,如果讓美國有同樣的想法,即使三國好不容易取得了一致的意見,我擔心實際發展中也會發生不順利不平穩的事情。我和鳩山兄弟關係很好,我希望我的坦率的意見可以傳到他那裏去,他還沒有回複。鳩山君想做這件事情是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