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善於表達體貼和關愛
一個人孤零零地來到世上,他的心靈其實是孤獨的、寂寞的,他需要得到關心和愛護,無論這個人外表看起來多麼冷傲和孤僻。其實他內心世界都渴望得到別人的關心和關愛。正如,上帝創造亞當的時候,雖然整個世界都是屬於他的,但他依然感到孤獨和寂寞。
上帝看到了他的寂寞,所以從他身體裏抽出一根肋骨,創造了夏娃,互相關心和愛護,才有了人類的繁衍生息。我們每個人一生下來,都是孤獨和寂寞的,心靈深處都在苦苦尋覓自己的另一半,直到遇到他,互相關心和愛護,共同生活、共同奮鬥,完成此生的輪回,這樣才是一個完整的人生。
在人的生命過程中,無論他怎麼富有,怎麼有地位和權勢,他都渴望得到別人的關心和愛護。如果得不到這些,那他就是空有一個軀殼,他的靈魂將始終處於一種飄蕩的狀態,不能真實地感受生的存在。這種關心來自於父母姐妹、親戚朋友、自己的愛人。這幾種關愛是不同的,其中對他更重要的是,情侶的關心和體貼。因為,那是來自自己身體一部分的關懷,更能貼近他的生命和靈魂,也更能使他觸動和感動,那是心靈深處的悸動與依歸,是父母之愛和朋友之愛所無法取代和比擬的。
列寧是俄國均階級革命的偉大領袖,肩頭上的擔子之重,工人之繁忙,是可想而知的,但他總是盡量主動分擔一些家務事情,以減輕克魯普斯卡婭的勞累。他曾自告奮勇地說,外出買麵包一類的事情就由我包了。恰好有一回列寧正在屋子裏埋頭寫作,他的嶽母發現沒有麵包了,又不忍心去打擾列寧,就在廚房裏輕聲對克魯普斯卡婭說,麵包吃完了,喝茶時沒麵包,該買了。克魯普斯卡婭輕聲答道:“好,我這就去買。”
不料,盡管她們的說話聲很低,還是被列寧聽到了,他馬上抓起一件外衣走過來說:“真要麵包嗎?這應該我去!”瞧他那不容分說的堅決態度,克魯普斯卡婭隻好作了讓步。列寧一溜小跑到了街上買回了麵包,才又一頭紮進房間進而繼續寫作。
列寧在家庭裏對待妻子,總是像在革命隊伍中對待同誌一樣體貼入微。倘若克魯普斯卡婭身體稍有不適,列寧就非要動員她去醫治不可,生怕因診治不及時而使病情加重。一九一三年,他們僑居國外時,克魯普斯婭患了重病,經診斷是眼球凸出性甲狀腺腫,並嚴重地影響了心髒。住院動手術二十餘天,列寧第天上午都陪坐大象魯普斯卡婭的病床前,精心護理照料。隻是到了下午才去圖書館看書工作,並在圖書館裏查閱了許多在於甲狀腺腫病的醫學書籍,作了詳細的筆記,目的是把這些知識講給我魯普斯卡婭聽,以使她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早日恢複健康。一九一八年八月三十日,特務那罪惡的子彈打中了列寧,傷勢十分嚴重,但當克魯普斯卡婭趕來探望時,列寧竟竭力裝得和平常一樣,風趣地與她談話,以表示自己的傷得並不重,沒多大關係,因為他知道妻子有嚴重的心髒病,受不了大的刺激。
列寧就是這樣時時刻刻都關懷著妻子,這位偉大的革命導師,在家庭裏也是如此高尚、偉大。
所以,你的體貼和關心對你的愛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千萬不要以為,彼此都是大人了,能夠自己照顧自己,不必像對待孩子那樣關心和愛護了,其實不然,我們人類無論多大,都是個孩子,至少在情感上像孩子一樣需要依賴,許多老年人年齡越大越像孩子一樣依賴家人的關愛,就很能說明這一點。
家庭就像一個溫暖的避風港,在外麵遭遇挫折和打擊後,家庭是一個人最後的避風港灣,而你就是那治療傷痛的最好良藥,撫慰他的疲憊和傷痛,用你最溫柔的體貼和最真切的關愛。一句溫暖的問候,一杯熱水,一個擁抱、一個親吻,甚至是默默地陪他坐著,對於此時的他來說都是莫名的安慰。這樣,家庭才有生氣的躍動和溫情的氣息。
不要把他想象成頭可斷,血可流的鋼鐵硬漢,其實,外表的堅強並不代表他不需要你的懷抱和溫暖的話語。
而對於女人來說,則更加需要細心的嗬護和關愛。
有一位婦人,她辛苦地支撐著一個家,卻從未得到家人的任何感激。有一天晚上,她問她的先生:“彼得,我在想,萬一我有一天死了,你會不會花一筆錢買花向我哀悼。你會嗎?”
“當然會啊!瑪莎,我幹嘛問這個?”
“我隻是在想其實到那時候,二十塊的鮮花對我已一點意義也沒有了。但是我還活著的時候,有時候隻要一點鮮花,對我卻更有意義。”
瑪莎感歎,不也正是我周遭每個人內心深處呐喊的心聲嗎?有時隻要一點鮮花,便能帶給別人活下去的基本希望和喜悅。
那麼你還等什麼呢?你還要等到你的心無法再愛,眼睛永遠無法再睜開,耳朵也永遠聽不到時,才肯行動嗎?
彼此關心和愛護,共同承受風雨,兩心緊貼,攜手前行。這才是一幅絕妙的情侶圖。
與情侶交往時,你應掌握的要事之六——善於表達體貼和關愛。
7、製造點浪漫
人類共同擁有喜新厭舊的本性,這並不是什麼壞事,正因為人類具有這種本性才使得人類不斷進步,但如果將這種本性運用到愛情和婚姻上則變的可怕了。
但人的本性確實如此,雖然並不見的所有人都會移情別戀,但難免會使最初的美麗光環黯然失色。戀愛時的卿卿我我、浪漫情調,被瑣碎、單調、枯燥乏味的現實所代替。因此,婚姻被人稱為是愛情的墳墓。從邏輯上來說,有它的合理性,但這隻適用於懶惰的人,或被動接受的人。而積極主動的人,則並不認同這種說法,他們會根據實際情況,努力地去改變這種看似宿命的結局。
佳克和馬克之間的那種羅曼蒂克是經別人介紹後才開始的。但是就在那首次見麵的夜晚,雙都有一種恨見相晚,一見如故的感情。佳莉對我是這樣描述的:“我打開家門,門口站著那麼一位漂亮得令我難以置釜底抽薪風流男士。他朝我投來一絲微笑,首先向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可以借用一個你的電話嗎?’我朝他莞爾一笑,答道:‘當然可以’。他走到電話機前,撥動了充當我我們之間介紹人的那位朋友的號碼,告訴他說:‘嗨,約翰,你真夠哥兒們。你關於她的介紹真是惟妙惟肖,入木三分,我真服了你了。’這就是我們那次會麵的開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