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軍的進攻很突然,猝不及防的朝廷禁軍在兩內就丟掉兩條防線,損失近萬人。Ww WCOM
但是,隨著朝廷反應過來並且把一個重炮協調到戰場加入戰鬥。北洋軍的攻勢一下子就被遏製下來,而且還在禁軍重炮的轟擊下損失好幾千人。
親臨一線陣地的袁世凱夜拚了,盡管手裏的重炮數量有限,仍然抽調了過半數的重炮同朝廷禁軍進行對轟。
一時間,兩支部隊竟然在禁軍第三道防線上殺得難分難解。
當然,這都是明麵上的戰鬥。
既然已經決定二十時間推翻朝廷,狡猾的袁世凱肯定不可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到一路進攻部隊身上。
當朝廷上下大部分兵力都開始針對性往這個方向抽調時,由兩鎮主力組成的突襲部隊,正從另外一個方向,直接殺向京城。
袁世凱到了山東後,山東也就成了北洋軍的大本營。再加上袁世凱的大帥府也在山東為了保證山東安全,境內至始至終都駐紮了兩鎮主力。
這還不算,無論北洋軍進行什麼軍事行動,兩鎮主力都沒有動用。
這一次進攻京畿一帶,袁世凱明麵上派出去的六鎮主力同樣不包括駐防山東省的兩個鎮。
而這在一定程度上就給了朝廷一個錯覺,山東兩鎮北洋軍是保證北洋軍後方穩定,保護袁世凱安全的,不到萬不得已,袁世凱肯定不會動用。
再了,山東就兩個鎮的6軍,如果把這兩個鎮的6軍也抽到前線,那山東境內就沒了軍隊,一旦生意外,作為北洋軍大本營的山東就會陷入混亂,甚至於直接丟掉。
正是抱著這種想法,北洋軍集結六個鎮的主力從河南往京畿一帶動進攻時,朝廷一下子就把大部分兵力往戰場上派。
至於山東方向,因為認定北洋軍不可能出動僅有的兩鎮6軍,朝廷僅僅布置了一鎮禁軍。
十多萬朝廷禁軍和北洋軍在河南方向殺得難分難解時,所有人都認為袁世凱不可能動用的兩鎮北洋軍竟然動了。
兩萬多北洋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到朝廷防線時,禁軍根本沒有想到自己會碰到敵人,也就沒有做太多準備。
倉促應戰的禁軍,怎麼可能是兩萬多北洋軍的對手。
進攻持續不到兩時間,北洋軍就以三千多人的代價成功突破禁軍防線,並且消滅七八千人。
三千多禁軍殘部,從防線崩潰後,就好像喪家之犬一樣逃向津時。
還剩一萬八千多人的北洋軍沒有停下來休息,乘勝追擊,跟在禁軍潰兵身後,一路殺向津。
在朝廷所有人看來,京畿一帶除了京城是最安全的,接下來就是津。
所以,北洋軍一路殺到津城外時,津守軍根本沒有想到,隻能倉促應戰。
這種情況下,津守軍連一時間都沒有堅持到就被北洋軍拿下了。
畢竟,津曾經是北洋軍駐地。前來進攻的北洋軍不少人都對津很熟悉。
優勢的兵力,強大的火力,再加上對津城的熟悉,如果北洋軍還拿不下津,那北洋軍平時就白訓練了。
這時候,袁世凱派出這支突襲部隊的目的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