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看來就隻有藏在學校裏麵。”張寧堅定不移道。
我敲了他腦袋一下“你這個笨蛋,學校幾千位學生,出入頻繁,要藏哪裏啊?再說屍體一旦發黴,再隱蔽的地方也會被人發現的。”
“對哦,那怎麼辦?”張寧失望地說道。
正當我為他苦思著辦法時,張寧突然間大叫道“想到了。”
“噓”我豎起中指對他噓了一聲。
他也學我同樣手式“噓”隨後四處張望了下,陰森森道“下水道。”
“下水道?你要把屍體藏在下麵?”我吃驚地望著他,在我記憶中,這所學校隻有一條下水道,出口就在宿舍樓附近,陰之樹旁邊,平時路過也沒太在意,估計現在蓋子旁邊都長滿雜草了。
張寧一幅輕鬆自在“對,就是它,平日裏根本沒人去打開下水道,把屍體藏在下麵最安全了。”
“可是~如果屍體被汙水衝走,流到汙水廠處理,被汙水廠處理裏麵的人發現怎麼辦?即使不被汙水衝走,屍體一旦發黴了,味道傳到上麵來怎麼辦?有人去清理下水道被發現怎麼辦?”我皇恐不安道。
張寧卻顯得一幅得意洋洋“我告訴你一個秘密”神秘兮兮地說道。
“在這所學校未成立時候,也就是海豐年間,這裏曾經有過戰爭,我爺爺是當年士兵的其中一員,在我小時候他經常告訴我戰爭的那些事兒。
其中我記得,因為敵人侵占了煌澄後,經常包圍村鎮,製造了一次又一次血案。慘痛的教訓,逼得煌澄縣的軍民不得不想個好辦法,在房連房、街連街、村連村挖起了地道網,以躲避敵人的突然襲擊。從單一的躲藏成為了能打能躲、內外聯防、互相配合、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形成軍民利用地道打擊敵人侵略者的作戰方式。而在我們煌澄學院就有一道地道,而且地道入口就是在下水道裏。”
我驚訝地說道“天呐,以前隻聽說過這裏有發生過戰爭,沒想學校居然還有地道,可我怎麼沒聽人談起過?”
張寧道“因為地道十分隱蔽,既使是下水道維修人員也難以發現,拒我爺爺說,從下水道蓋子進去,再走幾百米,就會看見兩道分岔路口,一道路口是汙水排到外麵汙水處理廠。
而另一邊路口,是一個橢圓型的小洞,洞直徑隻有一米左右,根本容不下一個人站立,隻容得下一個人爬行,望向裏麵一片陰暗、潮濕、仿佛一個無地洞般,給人一種陰森恐怖的氣氛,所以一般人都害怕進去,但隻要爬進裏麵大約有幾百米時,就會看到一扇石門,而旁邊就有一個獅子頭,隻要轉動這隻獅子頭三圈,那麼這扇石門就會自動打開。
地道裏麵很黑、很潮濕,四周牆壁都是用石頭做的,一共有十幾個洞口,每個洞口都插著一具火把,火把燃燒有一股硫磺味,覆蓋著整個地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