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關於狗的複雜問題(2 / 3)

首相一根接一根地點著煙,呆望著窗外。女王親自打來電話,要他務必保證公主的安全;妻子滿眼含淚,意圖從首相眼裏看到希望,她的地位絕不是一頭豬能輕易取代的。唐寧街的工作人員、顧問、智囊團不斷為他謀劃著,隨著下午四點的迫近,唯一能夠保證公主安全的方法便隻剩下和豬的一場******而首相身邊的高級官員能做的便隻是傳令下去,“安排一頭豬,母的!”

首相的車隊緩緩開向了倫敦郊外的一個倉庫,那裏一頭豬和一個攝像師正在等著他。

這是電視劇《黑鏡》第一集的劇情,編劇查理.布魯克的大膽和想象力令人折服。

在這一集劇情中,首相和他的妻子有一個幼小的嬰孩。而彼時(2011年),英國首相卡梅倫的小女兒才剛滿一周歲。這部劇充滿了啟發性。它折射了三個群體在遇到突發公共事件時的態度和反應。

首先是政府,在遇到對政府有負麵影響的突發事件時,政府的第一反應就是“堵”,他們向媒體發出禁令,禁止報道,希望減小事件的惡劣影響。劇中,營救計劃的失敗;公主的提前釋放無人知曉;首相在本不必要的情況下和豬發生了關係,這一係列怪誕的劇情都反映了政府的低效性。而首相在萬般無奈和權衡下選擇和豬發生關係營救公主也反映了英國政黨、政府和王室之間複雜的權力關係。

再看看媒體在這一事件中的表現,查理.布魯克很了解媒體的運作特點。劇中,嫌疑人把綁架公主的視頻第一時間發布在社會化媒體twitter上,由於它病毒般的傳播能力,政府想屏蔽這一事件幾無可能。各國上網用戶和英國民眾及時知曉了這個事件。傳統媒體對於突發事件的反應是緩慢的,他們受到采製和播出條件,各種規章製度的限製,不得不預估傳播後果,謹言慎行。但是當觀眾對傳統媒體,尤其電視的遲鈍大為不滿時,傳統媒體就會借受眾和市場的壓力跟政府交涉,轉而快速跟進事件的報道。

劇中電視台一位對新聞癡狂的女記者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她為了獲得第一手公主被綁架的新聞,不惜色誘唐寧街工作人員,獲取情報,並且以身涉險,深入公主可能被綁架的地方,帶著手機攝像頭尋找公主的下落。這位女記者最終被特種兵當成是犯罪嫌疑人用槍射中腳踝,特種兵還一槍爆了落在她身旁的手機。

編劇這樣的安排表達了他對傳媒為獲取新聞不擇手段的行為的鄙夷,並認為媒體和它的負責人應該為此付出代價。畢竟英國此前不久剛爆發了新聞集團的竊聽醜聞,默多克旗下的《世界新聞報》因此停刊。

在整個“新聞事件”中,英國的觀眾可謂享受了一場視覺上的饕餮盛宴——在電視機前圍觀首相的性行為。編劇發展了變態心理學中窺陰癖的病症,把原來個人在私密環境下的一種偷窺行為發展成大眾在公共場合下對私人領域的探伺。而公眾在收到斷指視頻前後態度的轉變正反映了傳播學中沉默的螺旋現象,多數人主導了少數人的意見和態度,多數人意見逐漸壯大到成為輿論。輿論和媒體報道互相影響,直至影響政府決策。

劇中,電視觀眾在得知首相即將要和豬發生關係以拯救公主後,人群中爆發出歡呼的聲音。可是當他們在電視機前清楚地圍觀首相和豬**的過程,每個人的臉上都浮現出了驚訝、同情甚至失落、悲傷的表情。原來他們支持的事情的發展結果並不是他們本來的預期,可是不管對錯,他們都成了曆史的推動者。

即使是理性的公民個體,當他們圍聚到一塊的時候很容易就成了烏合之眾,接受情感而非理性的支配,做出了他們自己當時認為正確,日後可能難以啟齒,不願回頭審視的事情。

公主獲釋了,她的手指完好無損,那個後來被媒體和民眾稱為“行為藝術家”的犯罪嫌疑人在圓滿實現首相的人**目的後自殺了。首相獲得了更高的支持率,而回到家後,他的妻子再不願和這個曾經和豬交合過的人同床共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