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記(1)(3 / 3)

31 劉慧英,《走出男權傳統的樊籬——文學中男權意識的批判》,三聯書店1995年,第44頁。

32茅盾,《談最近的短篇小說》,《茅盾評論文集》第173頁。

33茹誌鵑,《我寫百合花的經過》,《青春》1980年第11期。

34茹誌鵑,《我寫百合花的經過》,《青春》1980年第11期。

35宗璞(1928- ),原名馮鍾璞,北京人,195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外語係,同年開始發表作品。1960年調至《世界文學》編輯部,1962年中斷寫作,新時期重返文壇後發表了係列知識分子題材小說,如《弦上的夢》《三生石》《我是誰》等。

36 毛澤東於1956年5月2日在最高國務會議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繼後,中宣部部長陸定一於5月26日向文藝界科學界詳細講述內容與要求,得到文藝工作者熱烈響應。但是隨著1957年反右鬥爭展開,文學創作重歸蕭條。到1957年10月反右結束,全國共劃右派55萬人。

37陳素琰,《女性的潛隱與實現——五、六十年代兩岸女作家》,《台港文學選刊》1994年第11期。

38 李銀河,《女權主義圍繞性別氣質問題的論爭》,載《中國女性文化》第二輯,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第16頁。

39 戴錦華,《猶在鏡中》,知識出版社1999年,第179頁。

40原名孫桂珍,1951年生於天津,1969年下鄉河北,1971年調入鐵道兵邯鄲工廠。1982年調入河北省廊坊地區文聯。1984年考入魯迅文學院,後又入北京大學作家班。1987年出版詩集《愛的火焰》、《愛的方式》。1988年在《天津文學》編輯部,出版詩集《獨身女人的臥室》。1999年出版詩集《伊蕾愛情詩》。

41翟永明1955年生於四川,1980年畢業於成都電訊工程學院。詩集有《女人》、《在一切玫瑰之上》、《翟永明詩集》、《黑夜裏的素歌》和《稱之為一切》,隨筆集《紙上建築》等。

42翟永明,《黑夜的意識》,《詩歌報》,1986年11月15日。

43唐亞平1962年生於四川通江,1979年考入四川大學哲學係就讀,1983年在鐵道部第五工程局黨校任教,同年開始發表詩作。1984年調入貴州電視台當記者。出版詩集《蠻荒月亮》、《月亮的表情》、《黑色沙漠》等。

44戴厚英(1938-1996)安徽潁上人,1978年開始文學創作,著有長篇小說《人啊,人!》、《詩人之死》、《空中的足音》、《流淚的淮河》、《懸空的十字路口》等,《性格?命運——我的故事》等。

45戴厚英,《〈人啊,人〉後記》,廣東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出版,第353頁。

46魯樞元,《精神與生態係統》,《猞猁言說:關於文學、精神、生態的思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第267頁。

47劉小楓,《拯救與逍遙》,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7月,第121頁。

48 馮?貝塔朗菲,《人的係統論》,華夏出版社1989年,第19頁。

49 諶容1936生於湖北武漢,1957年開始發表作品。九十年代出版《人到老年》《死河》繼續關注老年問題和生態問題。《人到中年》1980年發表於《收獲》,1982年拍成電影,由潘虹、達式常主演,獲第三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最佳女主角,第六屆百花最佳故事片。

50 樂鑠,《遲到的潮流》,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94頁。

51諶容,《奔向未來》,《文藝報》1981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