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8月中旬,事態沒有絲毫的意外,一切都在按照葉餘記憶中的方向在展。
葉餘不再猶豫,果斷出手,他早就準備好了一切。
把全部資產都投入這次的金融危機中去,做那火中取栗之人,葉餘絲毫不敢怠慢,還好這段時間一直都在假期,所以葉餘有很多時間去盯著,去操作。
但生活依然得繼續,所以每收盤之後的葉餘,依然在努力工作,雖然現在他不再去老板娘的飯店打工了,但家教的工作他依然沒有徹底舍棄。
全國第一的名頭,讓他更受家長的歡迎,為此費用也有了不少的提高,因此即使把全部資產投入其中,在爾大學免收學費的前提下,又還沒上大學不用為生活費煩惱,葉餘的生活依然有滋有味。
不過生活依然那麼無趣便是了,跟之前沒什麼區別,隻是把上學改成了投資而已。
空閑了,他依然會去登山,去看日出,去遊覽風景。
隻是,那座橋,他不再徒步而過罷了。
到登山看日出,葉餘這麼久以來其實每逢節假日,他偶爾都會去的。
而因為上次跟蘇賢晶大媽交換了手機號碼,所以逢年過節葉餘都會打電話去問候,有空了,兩人也會約在一起登山看日出。
兩人都覺得挺投緣的,也能聊得來,算得上是忘年之交。
蘇賢晶大媽倒是經常會拿一些劇本上的問題谘詢葉餘的意見,不過葉餘能避免的都盡量避免去回答。
不是因為葉餘江郎才盡,也不是編劇勉強也算是娛樂圈中人讓葉餘心有隔閡,而是葉餘知道這些問題根本不需要自己去回答,而自己能回答的,也隻是眼前這個大媽很快就會想好的。
所以自認還要臉的葉餘,都會盡量避免去回答那些問題。
不過蘇賢晶大媽倒不是那麼覺得,因為她覺得自己每次遇到問題,總能在葉餘身上找到答案,即使他不回答,她也可以很快從他身上找到靈感,因此每當蘇賢晶工作上遇到糾結和煩惱的時候,就喜歡叫上葉餘一起去登山。
她的故事是寫好了,可把故事修改成電視劇本,可不是一兩的事情,外行人根本不知道其中得費多少的心血,有多少的門道。
在幾前,葉餘就陪著蘇賢晶一起看日出。
從蘇賢晶口中,葉餘知道已經有電視台看中了她的劇本,正在預算和籌備中,估計很快就會正式提上日程。
知道這部劇會成為神劇的葉餘,當時就力勸蘇賢晶也投資進去。
蘇賢晶如今隻是個普通的編劇,可這部神劇之後,她就會名聲大噪,成為韓國編劇屆屈一指的金牌編劇。
老實,如果有錢,葉餘肯定也會投資進去,這明擺著賺錢不,是明擺著撿錢的事,不幹是傻子。
跟誰過不去,都別跟錢過不去,這個道理葉餘深有體會。
不過考慮到自己的年紀,人脈,還有那點錢,根本不會被看上眼,他也就沒自作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