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5)(1 / 3)

新中國成立後,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成功地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建立社會主義基本製度,開始尋找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對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進行了初步的思考和探索,為以後的探索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緊緊抓住“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曆史性決策,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創立鄧小平理論,開辟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在中國大地上高高飄揚。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麵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改革開放、與時俱進,在國內外政治風波、經濟風險等嚴峻考驗麵前,依靠黨和人民,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製,開創全麵開放新局麵,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創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繼續沿著正確方向破浪前進。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順應國內外形勢發展要求,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發揚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精神,堅持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全麵推進建設小康社會實踐中,堅定不移地把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這條道路和這個理論體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黨的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製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確,之所以能夠引領中國發展進步,關鍵在於我們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征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係。這個理論體係,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最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係。《共產黨宣言》發表以來近160年的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隻有與本國國情相結合、與時代發展同進步、與人民群眾共命運,才能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創造力、感召力。

實踐永無止境,創新永無止境。我們要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和不斷發展黨曆經艱辛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幹擾所惑,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一個政黨的思想路線,是指這個政黨作為自己指導思想並支配自己行動的認識路線,是在其社會活動和實際工作中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們黨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下,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係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貫徹黨的思想路線,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是我們適應新形勢、認識新事物、完成新任務的根本思想武器。

一切從實際出發,是貫徹黨的思想路線的基礎和前提。堅持從實際出發,而不因循守舊,故步自封,就必須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全麵地看問題,決不能隻見樹木,不見森林,以偏概全;應該發展地看問題,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應該把現象當做入門的向導,通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科學整理,從現象中找出事物的本質。這些都需要觀念創新、思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