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公用權,廉潔從政。領導幹部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領導幹部應該經常想一想一個基本的問題,那就是,自己手中的權力是從哪裏來的,應該為誰所用。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一身正氣,一塵不染。時刻警惕權力、金錢、美色的誘惑,防止手中的權力商品化、庸俗化,不能使權力變成以權謀私的工具,更不能成為自己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違法違紀行為的保護傘。
生活正派,情趣健康。領導幹部的生活作風和生活情趣,關係到黨在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一些領導幹部蛻化變質,往往都是從吃喝玩樂這些看似小事的地方起步的。領導幹部要注重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高尚的精神追求,擇善而交,做到台上台下一個樣,工作時間和業餘時間一個樣,有監督和沒有監督一個樣,防微杜漸,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
總之,我們黨是一個偉大、光榮、正確的黨,在廣大人民群眾心目中有著崇高的威望和良好的形象,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愛戴。這是我們黨領導人民群眾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的重要保證。當前,黨的作風總體上是好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由於種種原因,黨的作風建設同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還不完全相適應,在作風上存在著不符合甚至違背黨和人民利益的突出問題。這些問題影響黨的執政地位和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鞏固,也勢必影響黨領導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發展前途。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決不可麻木不仁,掉以輕心。
曆史經驗證明,黨風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黨同人民群眾的關係,它決定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直接決定著黨的命運。在戰爭年代,黨不能離開人民,否則便無法生存。黨執政後,能否繼續保持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係,仍然是關係黨的生死存亡的嚴峻考驗。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們黨正是由於在實際行動中表明自己具有大公無私的品格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具有實事求是、聯係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能夠始終為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而奮鬥,才得到了人民群眾的信賴和支持,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斷發展壯大,取得了革命和建設的勝利。今天,由於黨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人民的命運聯係得更加緊密,黨和人民群眾的關係變得更加直接,更加重要。黨風好,黨員和黨的幹部能夠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就高,人民群眾對黨就信任,就能與黨同心同德,促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黨風不正,就會玷汙黨的形象,損害黨的威信,挫傷人民群眾的積極性,破壞黨群關係。黨一旦失去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黨的事業就不能成功。要取信於民,必須加強黨風建設,用良好的黨風爭取群眾、團結群眾,和群眾一起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而努力奮鬥。
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是一項長期的重大任務
一、黨的作風的好壞關係著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黨的作風的好壞直接關係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和人心向背,關係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古人說:“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在決定政權存亡的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心。當今世界,一些長期執政的政黨下台,盡管各自的原因很複雜,其中,人心向背的變化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對這些曆史和現實的教訓,我們一定要明鑒。中國共產黨除了人民的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在全國取得執政黨的地位以後,盡管時代發生了變化,形勢和任務也與以前不同了,但是我們黨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與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係。正是有了這一條,黨所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才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支持。我們黨八十多年的奮鬥曆史證明,人心所向是決定黨的事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由於黨長期執政,地位變了,權力大了,有些人逐漸脫離群眾,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黨的肌體受到社會上腐朽思想和消極因素的侵蝕,一些幹部抵禦不住各種誘惑,不是用手中的權力為人民服務,而是用來謀求個人的利益,想方設法維護和擴大既得利益。這些與黨的性質和宗旨根本對立的行為,必然為人民群眾所不齒,被人民群眾所唾棄。
曆史經驗告訴我們,新的實踐也要求我們,一定要認真總結我們黨加強作風建設的曆史經驗和新鮮經驗,結合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認認真真、紮紮實實地抓好黨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幹部生活作風建設。麵對21世紀的新形勢和新任務,我們要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發展社會主義製度,要有好的作風;要切實履行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有好的作風;要全麵準確地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有好的作風;要密切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也要有好的作風;要樹立良好的民風和社會風氣等等,都需要我們黨有好的作風。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既是全黨的大事,也是每個黨員的重大政治責任。一個黨員和領導幹部如果對黨的作風問題漠然視之,甚至肆意敗壞黨的作風,就是政治上的麻木、信念上的動搖和背叛。每個黨員尤其是領導幹部必須從這樣的高度來認識作風問題,要從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出發來關心黨的作風建設,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為樹立良好的作風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