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生物奧秘(2)(2 / 3)

於是,自遠古以來就橫行霸道的“夾人蟲”的幸福生活就在那一刻結束了。因為巴解發現了一個足以使它們滅種的方法——好吃。凡是具備這個特點的動物都不免在人類的吹捧下迅速走向消亡。被燙死的“夾人蟲”渾身通紅,發出誘人的鮮美香味。巴解壯著膽子吃了一口,絕了!就這樣,害人蟲成了家喻戶曉的美食。為了感激巴解,這種蟲子就起名為“蟹”。這是一個流傳甚廣的傳說,但是沒有任何資料參考。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魯迅先生這樣評價。

螃蟹是甲殼類動物,這類生物遺傳物質數目複雜且有著很大的差異性。在地球上生存的275種蟹種,許多種類都有一定的遊泳能力,但真正稱得上遊泳蟹的隻有梭子蟹。它們的殼薄、腿長、眼大,具有粗壯的大螯,最後一對附肢進化成又扁又圓的遊泳足,它們才是真的遊泳蟹。螃蟹身披堅硬的甲殼,避免遭受到天敵侵害,但是甲殼不會隨著身體成長而擴大。相隔一段時間,舊殼蛻去後身體才會繼續成長。地球上體型最大的螃蟹是蜘蛛蟹;最小的是豆蟹,直徑不到0,5厘米。據說,生長在日本東南沿海中的蜘蛛蟹可以吃人。這種尖頭蜘蛛蟹,成體後巨大,有30多厘米寬,當它張開鋒利的蟹爪時足有3米多長,通常生活在3600多米的深海海底,但繁殖季節會爬到淺海區產卵。這種蟹的螯鉗會把人夾住,待人精疲力竭時,把人吃掉。

另一位有幸進入五星級酒店的甲殼類海洋生物就是龍蝦,民間俗稱蝦王。

該屬共有19種,主要分布於熱帶海域,我國至少在8種以上。浙江舟山群島的錦繡龍蝦最為著名。它頭胸甲發達且堅厚多棘,前緣中央有一對強大的眼上棘,好似兩杆長槍。外殼堅硬,色彩斑斕。體長一般在20~40厘米之間,最重的能達到5千克以上,是蝦類中最大的一類。身著這樣一幅華麗鎧甲的鋼鐵戰士在海洋中確實沒什麼動物敢招惹,但是這一套在人類麵前是不管用的。管你長得嚇不嚇人,好吃就行。最主要的是它不但好吃,而且營養價值相當高,每100毫克龍蝦肉含蛋白質20.6毫克、鈣35毫克、磷150毫克、鐵0,1毫克、維生素A360國際單位、硫胺素0,01毫克、核黃素0,11毫克、尼克酸1,7毫克。有關藥用書籍記載,龍蝦肉味甘鹹、性溫,具有滋陰健胃的功效,可治療神經衰弱、筋骨疼痛。其美味、營養、藥效集於一身,不被爭著吃簡直沒天理了,如果真有輪回,下輩子投胎千萬別做龍蝦。

海星

海星主要分布於世界各地的淺海底沙地或礁石上,我們對它並不陌生。然而,我們對它的生態卻了解甚少。海星看上去不像是動物,而且從其外觀和緩慢的動作來看,很難想象出,海星竟是一種貪婪的食肉動物,它對海洋生態係統和生物進化還起著非同凡響的重要作用。這也就是它為何在世界上廣泛分布的原因。

人們一般都會認為鯊魚是海洋中凶殘的食肉動物。而有誰能想到棲息於海底沙地或礁石上,平時一動不動的海星,卻也是食肉動物呢!不過實際上就是這樣。由於海星的活動不能像鯊魚那般靈活、迅猛,所以,它的主要捕食對象是一些行動較遲緩的海洋動物,如貝類、海膽、螃蟹和海葵等。它捕食時常采取緩慢迂回的策略,慢慢接近獵物,用腕上的管足捉住獵物並將整個身體包住它,將胃袋從口中吐出、利用消化酶讓獵獲物在其體外溶解並被其吸收。

海星有著奇特的星狀身體,它盤狀身體上通常有5隻長長的觸角,但看不到眼睛。人們總以為海星是靠這些觸角識別方向,其實不然。美、以兩國科學家的最近研究發現,海星渾身都是“監視器”。海星緣何能利用自己的身體洞察一切?原來,海星在自己的棘皮皮膚上長有許多微小晶體,而且每一個晶體都能發揮眼睛的功能,以獲得周圍的信息。科學家對海星進行了解剖,結果發現,海星棘皮上的每個微小晶體都是一個完美的透鏡,它的尺寸遠遠小於現在人類利用現有高科技製造出來的透鏡。海星棘皮中的無數個透鏡都具有聚光性質,這些透鏡使海星能夠同時觀察到來自各個方向的信息,及時掌握周邊情況。在此之前,科學家以為,海星棘皮具有高度感光性,它能通過身體周圍光的強度變化決定采取何種隱蔽防範措施,另外還能通過改變自身顏色達到迷惑“敵人”的目的。

另外,海星還有一種特殊的能力——再生。海星的腕、體盤受損或自切後,都能夠自然再生。海星的任何一個部位都可以重新生成一個新的海星。因此,某些種類的海星通過這種超強的再生方式演變出了無性繁殖的能力,它們就更不需要交配了。不過大多數海星通常不會進行無性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