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科學技術奇觀(1)(2 / 3)

可視電話

可視電話機通常由三部分組成:電話機、電視攝像機和監視器。接通電話後,放在監視器頂部的小型攝像機開始工作,攝取通話人的特寫鏡頭傳給對方,對方監視器便出現通話人的形象。

由於傳送電視圖像所占用的頻率範圍很寬,相當於電話的一千倍,如果在電話線路裏傳送這種電視電話,就得上千條電話線路供它使用,傳輸費用很高。實際上可視電話傳送的畫麵往往隻是對話者的麵容,或一般靜止圖像。因此,可以每隔半分鍾傳送一幅畫麵。這樣,電視信號的頻率範圍就要窄得多,隻需原來的千分之一。這種可視電話隻能傳送如同幻燈那樣一幅一幅的慢變化圖像,我們稱其為慢掃描可視電話。

慢掃描可視電話是將圖像信號“裝”到聲音頻率的載波上,使它成為頻率可調的信號,然後又用調節信號幅度的方式,把該信號“裝”到短波載波上,以致能在很窄的聲音頻率範圍內接收和傳送電視圖像。因此,這種電視能像短波廣播一樣,通過電離層反射,把圖像信號傳送到地球的每一角落。慢掃描可視電話使用三條普通電話線路就可以遠距離傳輸可視電話了。

慢掃描可視電話占用的線路少,使用十分經濟,它適用於電話會議,既可聞聲見人,又可展示圖表、文件、實物等;也可以在工礦企業內部組成可視電話網,用來指揮調度生產;還可以作為設備簡單的圖像通信,像彩電一樣,跨入現代家庭設備的行列。

電腦書庫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圖書館也搬入了電腦。

圖書哪裏來?它是利用計算機把各種圖書資料加以分類,貯存起來。電腦書庫中的圖書資料全部存在磁盤上,每張碗碟大小的磁盤至少可以容納100冊圖書的全文。如果用同樣大小的光盤來貯存圖書,則數量還可增加一百倍。一個普通圖書館的書籍,隻要幾十張薄薄的小盤片就足夠了。

家用的電腦書庫隻用一台顯示器、機箱(已安裝好的)和一個裝有很多按鍵的鍵盤即可。如果要引用一本書中的某一句話,想與原文核對一下,隻消遵照一定的方法按動按鍵,電子計算機就會告訴引文的對或錯。如果隻知道某一句子,不知道出處,電子計算機還能告訴這一句出於哪本書第幾頁第幾行,這本書是哪家出版社出版的等等,使用非常方便。

一個單位、一個地區的圖書資料是有限的,把許多圖書館的電子計算機聯合起來,組成一個網,再用電話線路連接到家庭的“收視機”上,可以使更多的人共享圖書資料,互通有無,大大提高圖書資料的利用率。例如,美國貝爾研究所就把25個圖書館的電子計算機組成一個網,通過“收視機”,可以隨時為8個州的10萬人提供資料和圖書。

聲、文、圖並茂的電腦

“多媒體”的出現,使電腦的應用範圍大大加寬。

電腦把計算機同錄像機、電視機和收錄機結合在一起,使聲音、文字、圖像等多種媒體變成數字信號利用計算機來處理。電腦成為像電視機一樣,人人會操作的電器。

在教學上,采用這種電腦使內容更形象、生動,便於學生理解接受。例如,講森林,立即會出現非洲的森林和獅吼、大興安嶺的林海和鬆濤。文字、圖畫、聲音組成一幅幅動人的詩畫,使學生身臨其境,深刻而難忘。用這種電腦進行英語教學時,屏幕上將出現教師讀英語單詞和句子的形象。學生模仿時,就有兩種波形出現在屏幕上:紅色波形代表老師的示範,綠色為學生的發音,通過對比,很容易糾正自己的發音。

記者話筒與這種電腦相連,現場采訪的一問一答,由計算機對聲音進行處理後,可直接把采訪報告顯示在屏幕上或打印出來。辛苦一天的記者,可以坐在沙發上甚至躺在床上對著話筒誦讀,電腦就可令文章打印出來,真正做到“出口成章”了。

電子報刊與圖文電視

電子報紙是用計算機的存貯器、磁盤、磁帶或光盤等來記錄報紙的內容,通過公用電話等電子通訊網絡傳遞給讀者,讀者通過計算機屏幕、電視機、文字打印機等就能閱讀。

電子報紙有多種形式:一種叫實時報,在現有的報紙內容正式交付印刷時,自動記錄內容,加到電子信息服務公司的網絡,用戶便能即時閱讀報紙內容;一種叫合版,將一段時間的內容,分門別類地彙總存貯,以磁盤或光盤的形式定期發行;還有一種是聯機彙總版,所有已出版的電子報紙內容,形成總的報庫,像個圖書館接在信息服務公司的網絡上,用戶可按主題詞按類查閱相關的一段時間內的文章。電子報紙還可以用一種特殊的圖文電視機來收看。這種電視機有一個信號轉換器,能將接收的報紙版麵或圖文信號,經過數字處理,“翻譯”成電視圖像信號,顯示在屏幕上。圖文電視機采用數字傳輸方式,將原來的圖像和聲音轉換成無數由“1”和“0”構成的數字信號。因此它也像電腦一樣能夠存儲大量的數據信息,同時也有計算機處理數據的本領,可調配或者編排組合存儲的數據信息。這樣,你可以給電視機編製程序,使其隻播映某一信息而不是整篇新聞內容。你還可以在屏幕上“翻”閱某一頁報紙書刊,而且看到哪裏,都可以“折”個角做標記,方便將來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