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英國青年物理學家狄拉克從理論上首次論證了正電子的存在。這種正電子除了電性和電子相反外,一切性質都和電子相同。1932年,美國物理學家安德遜在實驗室中發現了狄拉克所預言的正電子。1955年,美國物理學家西格雷等人又用人工的方法獲得了反質子。此後人們逐漸認識到,不僅質子和電子,所有的微觀粒子都有自己的反粒子。
然而,問題並不那麼簡單。首先,在地球上也很難發現反物質的。因為粒子和反粒子碰到一起,就會像冰塊遇上火球一樣,或者一起消失,或者轉變成其他粒子。所以反物質一旦碰上到處存在的普通物質,就會立刻被兼並掉。有些科學家認為,在廣漠無垠的宇宙空間,可能存在由反物質構成的天體,甚至很可能存在反物質世界。
1979年,美國科學家把一個有60層大樓那麼高的巨大氣球放到離地麵35公裏的高空,氣球上載有一批十分靈敏的探測儀器。結果,它在高空獵取了28個反質子。這是在地球以外第一次發現的反物質。除此之外,還在星際空間發現了反物質流。宇宙中存在著反物質世界這種想法,深深地吸引著眾多的天文學家,天文學領域中還因此誕生了一種新的宇宙學說——對稱宇宙學。科學家預言,如果反物質世界真的存在的話,那麼宇宙中的許多謎,諸如宇宙起源、類星體之謎,也就迎刃而解了。
荒原圖案之謎
在秘魯的一些高山和曠野中,有許多奇怪的荒原圖案,其中納斯卡地畫最有名也最令人不可思議。
納斯卡山穀位於秘魯的伊卡省,那裏有一片250平方公裏的荒涼高地。當我們在飛機上向下俯瞰時,可以看到許多巨幅圖形。
它們有的呈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有的呈螺旋形、星形;還有一些圖形是由許多簡單圖形組合起來的。這些圖案有的像蜥蜴、蜘蛛;有的像蜂鳥、鸚鵡或海鷗,還有的像某種植物。不僅如此,它們還以精確的間隔重複地出現,兩幅圖案的圖像幾乎像複製的一樣。組成這些圖案的線條是去掉表麵深色土層後顯露出來的淺顏色沙礫,短的幾百米,長的幾公裏。更令人驚歎的是,如果早晨登上附近的山頭觀察,在朝陽的照耀下,巨畫的線條非常清楚。
但太陽一升高,巨畫因光線角度的變化而在眼前消失。這些畫是如何誕生的呢?
考古學家推測,這些圖案可能是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450年左右居住在納斯卡的居民建造的。這些圖案先被設計成一個小的圖樣,然後再打上木樁並用拉直的繩子畫出弓形線,沿著這些弓形線把表層的土挖去,就露出了顏色比較淺的深層沙礫,這就是今天所看到的地畫。可是,這些巨大的地畫是幹什麼用的呢?
有的科學家認為,地畫與曆法有關,因為地畫中的某些線條與冬至和夏至有關;有的學者認為,地畫中的動物圖形也許是不同星群形狀的複製圖,他們推想,納斯卡地畫是一個巨大的“天文日曆”
。直到現在,這些問題仍然沒有得到使人信服的答案。
魔鬼三角區之謎
百慕大三角區位於美國佛裏達半島南端、百慕大群島和波多黎各島之間,是一片充滿神秘和恐怖的海域。早在400多年前,哥倫布第四次去美洲時,就在這裏遇到了神秘莫測的風景。據說,至今已有100多隻艦船和30餘架飛機在這個海區莫名其妙地失蹤了。這些失蹤的艦船、飛機,連一點殘骸都沒有找回來。從此以後,這裏被稱為是“魔鬼三角區”、“死亡三角區”和“失蹤之地”。
除了飛機失事、艦船失蹤外,在這個神秘的區域,還發生過不少令人瞠目結舌的事件。例如,1972年9月,一艘輪船在穿越這片海區時,船上的燈光突然暗了下來,羅盤針轉了90°;高空出現了一些很大的黑東西,連星星也被遮住了。刹那間,一道白亮的光帶進入黑塊裏。過了一會兒,一切都消失了,羅盤針也恢複正常。